矿产与地质

  • 斑岩型铜矿床成矿过程中铜的迁移与沉淀机制研究新进展

    金章东,李福春

    作为主要铜源的斑岩型铜矿床一直是研究、生产部门关注的热点。依据多年研究成果和大量文献资料,并以德兴斑岩铜矿研究新成果为实例,综述了斑岩铜矿矿质迁移沉淀机制研究的新进展,包括铜的迁移形式和演化,流体演化对铜络合物作用,铜在熔体相、流体相和晶体相配分以及铜居留场所和形式等。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稀矿山式铁铜矿床与奥林匹克坝式铜多金属矿床的对比研究

    吴健民,黄永平

    东川稀矿山式铁铜矿床与奥林匹克坝式铜、铀、金、稀土矿床对比研究表明,有其相似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某些相近的成矿特征,但在某些成矿条件和矿化特征上又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我国某些地质构造环境有利,稀矿山式铜多金属矿发育的地区,提出寻找类似奥林匹克坝式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同时也应该注意稀矿山式铁铜矿床的成矿特征和评价标志。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中国铜镍硫化物矿床类型及控矿条件

    刘月星,唐红松,吴厚泽

    中国铜镍硫化物矿床控制的关键因素是岩浆岩岩石组合和构造环境,并以此作为划分矿床类型的依据。划分为过渡带内、地槽区内和与火山活动有关的侵入体类矿床三大类和16种岩石组合类型。并从大地构造环境、深(大)断裂、成岩时代、复式岩体、岩石组合、岩体规模产状、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岩体分异程度、造岩矿物和岩石蚀变等10个方面,论述对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控制作用。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新疆准北地区晚古生代板块构造及与铜矿的关系

    唐红松,王正云

    晚古生代时期准噶尔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具有一个动态分界,由北往南,从早至晚依次出现额尔齐斯、扎河坝-阿尔曼台和克拉麦里三条会骤板块分界线,与其相伴形成了冲乎尔-麦兹,阿舍勒、那林卡腊-喀拉通克、萨吾尔-加波萨尔和谢米斯台-北塔山等五个铜(钼、镍)成矿带。这些铜成矿带的成矿潜力和矿床类型与会骤板块分界的消减方式、规模及所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其中以与额尔齐斯俯冲带有关的阿舍勒铜(锌)成矿带和冲乎尔-麦兹铜多金属成矿带成矿潜力最大。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湖南宝山铜钼铅锌银多金属矿田围岩蚀变与矿化分带特征

    杨国高,陈振强

    宝山铜钼铅锌银矿田主要由中部、东部、西部和北部4个矿床组成,属岩浆期后高中温含矿热液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铜钼钨铋矿床、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铅锌银矿床。矿田围岩蚀变强烈,并与矿化关系密切,具有以岩体为中心向外呈现明显的围岩蚀变和矿化分带特征,可作为找矿的重要标志。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南京九华山铜矿伴生金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黄松,陈德松,丁俊华

    九华山铜矿床中伴生金已具综合利用价值。金以矿物态为主,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含银自然金。金矿物粒度较细,大于200目者占24.34%,金矿物主要嵌布于黄铜矿粒间或裂隙中。金的理想回收率为66.30%,空间分布上,沿矿体走向金西低东高,倾向金北高南低,深度金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赣西五宝山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傅大捷

    五宝山钴矿床是近年普查中发现的一个中型钴矿床,属层控热液叠加型钴矿床。钴矿化产于上三叠统安源组砂砾岩层中,受NE向逆断层控制,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随褶曲变化而起伏,钴矿体品位在0.024%~1.15%范围变化,平均含钴0.4028%。矿石自然类型为砂砾岩型铅锌矿石、铅锌钴矿石和钴矿石,矿石可选性良好。钴矿物主要有辉钴矿和钴毒砂。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伴生银矿石的工艺类型及其可选性特征(下)

    李艺

    伴生银矿石的工艺类型及其可选性特征(下)①李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桂林541004)3伴生银铜矿石的工艺类型及其可选性特征伴生银铜矿石的工艺类型划分及工艺特征列于表2。3.1易选型矿石该类型矿石只划分一个亚类,即斑铜矿辉铜矿型银铜...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瓦市气田化探异常特征及与油气埋深的关系

    宋玉光,赵路子,贾国相,颜自给,赵友方

    瓦市气田是个多产储层的气田,从上至下有香溪群香三段、嘉陵江组、阳新统三个气层段。该气田油气储存具有深部多浅部少,而中间微的分布特点;构造以深部发育,而浅部不发育为特征;化探异常特征是周边弱而中间强。依据油气储存与构造和化探异常三者关系,剖析了烃类异常与油气埋藏深度的内在联系,认为该区环带晕异常是浅层气藏分布范围的响应,长条状异常则反映深部气藏的主要富集地段。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氰化贵液直接电积提金新工艺

    吕文广,郑景宜,吕英平

    用电积方法直接提取氰化液中金,是根据溶液中金氰络阴离子Au(CN)-2的沉积原理,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使金在阴极上析出。江西金山金矿山多年采用电积法提金新工艺,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金的总回收率,减低了金成本30%~38%。该提金工艺值得金矿山推广应用。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地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李广英

    通过对地质数据及其之间联系的分析,得出地质数据的实体-联系图。应用规范化理论及数据依赖的理论,把实体-联系图转换成关系模型,得到地质数据库的一组关系模式。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锶同位素体系对治岭头金银矿床成矿物质源岩的限制

    徐有浪,朱兴盛,徐秀英

    治岭头金银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之后,主成矿期年龄为100×106a。锶同位素体系的研究,提供了对该金银矿床成矿物质源岩的限定,表明变质岩和火山岩作为成矿物源都参加了成矿过程,其成矿源岩约40%为前寒武纪变质岩,60%为晚侏罗世的火山岩。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反射系数(K)法在激电测深找矿中的应用

    陈绍求,陈灿华

    反射系数(K)法是一种电测深ρs资料的解释手段和处理方法。从湖南某砂岩铜矿利用激电测深确定红层中的含矿层,某铅锌矿利用激电测深探测两条含矿破碎带的实例,说明反射系数(K)法在对激电测深ρs资料解释的基础上,结合激电异常的特点,能有效地确定不同的地质构造,达到间接找矿的目的。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大功率充电法在阔尔真阔腊金矿区的应用研究

    张玉池,张兆京

    大功率充电法是寻找隐伏硫化物矿床的有效方法。它利用钻孔或坑道,把充电点设置在矿体或围岩中,通过研究地表、钻孔或坑道中电场的分布特征,来解决隐伏矿体有关的诸多地质问题。在阔尔真阔腊金矿区,利用坑道中的黄铁矿脉(含金载体)进行充电,有效地圈定了已知矿体的空间形态,并在外围发现了新的隐伏金矿体。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