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有德,张国林,何国朝
研究认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应从战略上考虑:(1)对现有矿山进行分类排队,对“转产矿山”“危机矿山”“后劲不足矿山”分别进行战略规划;(2)应用新理论、新技术在生产矿山深部、周边及近围寻找接潜资源;(3)伴生元素和尾矿处理的综合利用是提高矿山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4)科学技术要与生产紧密结合;(5)制订适合的扶持、计价销售和资源补偿政策。
2000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王书来,汪东波,祝新友
西昆仑中间隆起带是自震旦纪以来从塔里木板块裂解开来的古地体,花岗岩类稀土配分模式,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形成于岛弧及挤压碰撞期和期后环境,金铜矿化与华力西期后花岗岩类关系较紧密。该区金铜找矿类型重点为斑岩铜金矿、矽卡岩型铜金矿、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及与斑岩脉有关的构造热液金矿。
2000年01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汪劲草,黄永平,傅锐
锡铁山矿区晚奥陶世滩间山群与早元古代达肯大坂群间的接触关系为隐蔽不整合,其间发育基底剥离断层(F1),基底剥离断层之下的“过渡带”实际上是一条退变质的下滑型韧性剪切带。而滩间山群则被构造肢解为O3tna- b褶叠层与O3tnc- d褶皱冲断岩片,其间发育上剥离断层(F2),两条剥离断层面上、下因构造剥蚀而流失了大套地层。并认为加里东晚期的伸展构造体制形成锡铁山变质核杂岩,海西期的挤压构造体制形成褶皱- 冲断岩片。
2000年01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张均
研究指出,成矿体系的时空域包含一个相对完整成矿单元内所有相关矿化现象以及与成矿相关的所有地质要素及作用过程的总和,成矿体系分析的重点是揭示和厘定一定成矿单元内各组元之间的内在成生联系和时空配置关系,“体系- 结构”整合分析是成矿体系研究的最有效方法。
2000年01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韦龙明,谭运金
通过现场考察和研讨,提出了秦岭造山带金矿床存在区域分带性等新认识,认为小秦岭地区金矿找矿应扩展到全区,找矿类型应由单一石英脉型扩展到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和其它新类型,应注意开展浅部隐伏矿的预测评价。
2000年01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徐文炘,李杏林
研究地质环境的演化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提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
2000年01期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余平
介绍新型工业矿物材料的发展及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2000年01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周奇明,贾国相,赵友方,阳翔,姚锦琪,何政才
研究认为油气藏各发展时期的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系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油气地球化学勘探中,根据这些异常的特征及形态组合,可以判断深部油气藏的性质和保存状态,为油气钻探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2000年01期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卢延恩,纪友亮
利用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等多项指标分析了吐哈盆地杜家台构造侏罗系生油岩的热演化特征,认为该构造上生油岩生油门限在3560m 左右。侏罗系七克台组、三间房组、三工河组的生油岩处于未成熟阶段,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也尚未进入生油阶段。八道湾组煤系地层成熟度高,已经进入亮煤阶段,煤成气生成量多,是重点勘探层。
2000年01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胡云沪
王河金矿地电提取找矿方法的实验研究表明:在已知矿体上方,地电提取Au、Ag、Cu 和Pb 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且提取时加王水的异常特征与矿体的赋存位置的吻合程度比不加王水的好,说明在黄土覆盖地区用该方法寻找隐伏矿体是可行的。
2000年01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周学森2000年01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贺业良,曲志强
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在铜陵地区进行旧建筑物加层勘察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对地基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其物理力学性质的改变情况进行了数理统计,找出了其中特有规律,可做为实际工作的参考。
2000年01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李朝奎,傅明,张学庄
Geo-robot系统用于变形监测,从理论上对系统的数据处理作了论述,从实际上论证了系统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极大地克服了现有常规地面测量方法的诸多缺陷,减轻了测量工作的劳动强度。1997 年11 月,该系统首次在五强溪水电站水坝进行现场试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2000年01期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夏畅斌
研究了用草酸在不同溶液中漂白高岭土细尾矿的反应动力学。考察了pH 值,温度、浸出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pH 值的降低、反应温度和浸出液浓度的提高有利于高岭土中氧化铁的浸出,该反应是草酸根与铁的摩尔比为3∶1 的络合反应,在草酸溶液中铁的溶出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2000年01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卢建国
合理配矿对于直接生产普通过磷酸钙(指不经选矿富集)的中低品位磷矿山具有提高资源利用率、稳定终极产品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巨大作用。
2000年01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余平2000年01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