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与地质

  • 藏南硅质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效应

    何俊国,周永章,杨志军,张澄博,付伟

    西藏南部地区广泛发育中、新生代硅质岩,具有层状构造、纹理状构造、块状构造和角砾状等典型古热水沉积构造,其Al/(Al+Fe+Mn)比值、Co/Ni比值、Fe/Ti比值、氧同位素以及TiO2-Al2O3图解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热水成因。藏南沉积硅质岩与锑、金多金属等矿化关系密切,成矿流体和热水流体有很强的相关性。

    2004年05期 405-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西藏拉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杜欣,刘俊涛,王亚平

    纳木错-嘉黎断裂带是以铜、铅、锌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矽卡岩型矿床是该区带典型矿床类型之一。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理化学环境及成矿时代等方面探讨了矿床成因,认为拉屋铜-锌多金属矿床是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矽卡岩型矿床,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对今后该区带的找矿工作具指导意义。

    2004年05期 410-41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广西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基本特征

    陈大经,谢世业

    详细叙述了广西热水沉积型矿床的成矿时代、空间分布和控矿环境,指出主要的矿产种类有锡、铅、锌、锑、汞、金、铜、钨、锰、铁、磷、重晶石及黄铁矿。其成矿时代为早元古代、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及中生代,以泥盆纪为最重要的成矿时代;矿床在空间上主要分为桂北晚古生代裂陷锡-多金属成矿带及桂西南泥盆纪裂陷锰-重晶石-黄铁矿成矿带,次为桂东南早古生代裂陷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桂中—桂北泥盆纪走滑断陷铅-锌-重晶石黄铁矿成矿带及桂西北早中三叠世裂陷金矿成矿带,此外还有桂北—桂东元古宙裂陷铁-锡-重晶石成矿带;控矿构造环境为裂谷构造,成矿受裂陷槽及区域性同沉积断裂控制;控矿沉积环境主要为台沟相带,次为局限—半局限台地相带、开阔台地相带、生物礁相带及海槽相带。并指出广西的热水沉积岩主要有硅质岩、电气石岩、层状矽卡岩及重晶石岩。

    2004年05期 415-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新疆阿尔泰山南缘克兰盆地红墩SEDEX型铅锌矿

    尹意求,李嘉兴,郭旭吉

    红墩铅锌矿床位于克兰裂谷盆地,形成于被动陆缘裂谷构造环境,具有SEDEX型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容矿岩性为一套巨厚的粉砂质、泥质碎屑岩建造,成矿作用与海相基性火山岩有关,矿体产状与地层走向一致,矿石具有明显的纹层状构造,在矿物共生组合上,表现为锌多铅少,不含铜,且闪锌矿为含铁较少的低温闪锌矿。

    2004年05期 42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新疆富蕴县柯鲁木特锂-钽-铌矿床228号脉地质特征分析

    李泰德,程剑

    通过对柯鲁木特锂-钽-铌矿床228号矿脉的普查,发现该矿脉锂、钽、铌的含量较高,矿脉规模大。为了进一步在该区开展找矿工作,阐述了228号含矿伟晶岩脉的共生结构分带的产出特征、结构带内部特征、稀有元素含量变化及其不同矿化类型等,在总结了228号及其相似的113号、116号含矿伟晶岩脉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指出伟晶岩的主要形成阶段和矿化阶段是在一个比较封闭的地质环境中生成的,并认为含矿伟晶岩脉的形成与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04年05期 428-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新疆野马泉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徐国端

    野马泉金矿产于志留系库布苏群浅海—次深海相含火山碎屑的泥砂质沉积建造中,含矿围岩为破碎蚀变的闪长玢岩脉,矿带长约20km,矿体沿走向呈透镜状或脉状,断续分布,矿化受构造及岩体联合控制。主成矿期发生于脉岩形成后的构造破碎及岩石蚀变阶段,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2004年05期 432-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双旗山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陈志民,丁宝林,宋开族

    双旗山金矿床的矿化主岩是中元古界变质岩,可分为两类金矿化:片岩+石英脉型金矿化和蚀变岩型金矿化。片岩+石英脉型金矿化主要受NW320°~340°断裂构造控制。蚀变岩型金矿化主要受近SN或NNE向断裂构造控制,双旗山金矿床的矿石属少硫化物金矿石,其硫化物含量少于2%,主要是黄铁矿,偶见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近矿热液蚀变作用是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受近SN或NNE向断裂构造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化是双旗山金矿床找矿的主要目标。

    2004年05期 436-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吉林省杨金沟白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

    单承恒,李峰,时俊峰,赵明悦

    杨金沟白钨矿床产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中。矿化类型为石英脉-蚀变岩型,矿体受NNW向层间构造控制,初步认为该矿床属层控—岩浆中高温热液型白钨矿成因类型。区域地球化学场趋势显示了该区为钨、金、铜矿化集中区的特征。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具有直接指导地表工程摆布和发现矿(矿化)体的重要作用。

    2004年05期 440-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辽宁省八家子铅锌矿炉沟旋扭构造的控矿作用

    春乃芽,金成洙,冯国清,宋雨春

    在成因上,八家子铅锌矿被认为是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多金属矿田,断裂构造特别是断裂交汇部位严格控制着若干矿床和矿体的产出,而矿区中部的炉沟岩体与各矿床有着重要的联系,通过对矿区断裂构造的形态特征及相关控矿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八家子矿实际上是受一个以炉沟岩体为砥柱的旋扭构造控制的大型矿田。指出以炉沟岩体为中心的主要控矿断裂以左旋式构造形态呈弧形展布,在这些断裂上,无论是矿床分布、元素分带还是矿床成矿温度都表现出分带性特点,而这些特点均符合一般意义上的旋扭构造的特征。这一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控矿断裂和炉沟岩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在找矿预测中应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2004年05期 446-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黑龙江省东宁县洋灰洞子铜矿床成矿岩体特征

    王秀芝,赵清泉,董明全

    通过对洋灰洞子铜矿床的成矿岩体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其成矿地质背景,着重研究与铜钼矿床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岩体和花岗闪长斑岩体的岩性特征、岩石类型、岩石化学特点、成岩时代、物质来源及侵位方式等,确定了该区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为洋灰洞子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成矿母岩。

    2004年05期 450-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大厂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层控性

    余阳先,秦德先,秦来勇

    大厂长坡-铜矿锡多金属矿床规模大,成因十分复杂,对其矿床地质的深入研究,客观地分析其成矿规律,有助于该区进一步的找矿。从赋矿地层、构造、矿体组合、矿物和元素分带几方面分析了长坡—铜坑锡矿床的地质特征,探讨了矿床形成的控制因素,认为地层与构造对矿床的形成起了不同的控制作用,矿床具有层控矿床的特点。

    2004年05期 45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应用有限单元法恢复冲绳海槽和付加体古构造应力场及其意义

    卢汉堤,黄俭惠

    冲绳海槽是欧亚板块内大陆地壳的扩张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弧后盆地。以弹性学原理和库仑—莫尔准则为基础,应用二维(2D)有限单元法模拟大陆岩石圈上部的构造应力场和断层发育状况。模型中使用两种位移边界条件,并采用平面应变条件进行计算。扩张位移边界条件加载于冲绳海槽内大陆地壳的底部,俯冲位移边界条件加载于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带。数学模拟的结果表明,大陆地壳底部的扩张作用使得冲绳海槽内发育正断层,最后导致冲绳海槽这一弧后盆地的形成。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作用引起欧亚板块付加体中形成逆掩断层。

    2004年05期 460-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国际锡价格百年走势及市场前景分析

    杨学善,秦德先,贾国相,邓明国,杨建宇

    锡是我国的优势矿种,研究并掌握其价格走势、市场动态,对于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安排矿山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统计资料,在系统分析国际锡价格百年走势、资源分布情况以及锡的产量与消费量形势的基础上,对锡市场前景进行了预测,认为未来几年世界锡的消费量仍将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国际锡价格将有回升的余地。

    2004年05期 46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陕西省凤县矿产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姚善杰,田民民,武胜利

    以陕西省凤县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为典例,利用战略管理理论,分析了地处我国西部贫困山区的凤县在矿产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中的产业结构、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资本良性循环等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通过演绎推理,提出了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2004年05期 470-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龙胜矿产资源开发保护规划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邓贵安,蒋天喜,刘月星

    龙胜县矿产资源丰富,经多年的开发利用,基本形成了以滑石为龙头,辅以金、铅锌、温泉的资源开发格局。为了正确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矿业经济与生态经济建设的关系,通过对龙胜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势的调查研究,阐述了在规范龙胜县的矿业活动及调整矿业经济结构方面的思路。指出以矿山开采企业为主体的龙胜矿业经济体系,其资源开发利用层次不高,经济效益不理想,产生的环境影响也比较大。认为调整矿业产业结构,改变矿业经济不合理增长方式,已成为保障矿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

    2004年05期 476-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大型金属矿山深边部找矿思路和方法浅析

    吴烈善,彭省临

    针对我国目前金属矿山资源供应形势十分严峻的局面,强调开展大型金属矿山深边部找矿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本文从国内外大型金属矿山找矿发展现状、大型矿山深边部找矿的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大型金属矿山找矿工作的现状和技术方法组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矿山成矿预测的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2004年05期 480-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微生物对金属元素的浸出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陈炳辉,邓迎春,郭莉,于波

    文章简述了表生地质环境中的微生物对Au、Ag等贵金属元素和Cu、Pb、Cd、As、Hg等重金属元素的浸出作用及其在探矿、浸取选矿、土壤污染评价和修复、城市污泥和废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深入研究地质体中的微生物与金属元素的相互作用和机理,将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研究动态之一。

    2004年05期 484-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那勤滑坡特征及成因

    李毅,徐文杰,张玉池,刘川宁

    那勤滑坡发育在花岗岩区,属中型山体滑坡。其主要地物标志是:发育于滑坡体后缘的拉张裂缝;出现在滑坡体中后部与滑坡体延伸方向一致的槽型洼地;生长在拉张裂缝边缘的醉林和马刀树;由花岗岩转石的滚石堆及空洞组成的堆积体。其主要工程物探标志是:在超过2000Ω·m的视电阻率背景下,低(nΩ·m×100Ω·m)视电阻率异常带与滑坡中部出现走向近EW的裂隙带一致;大于4000Ω·m的高视电阻率异常与花岗岩滚石和空洞组成的堆积体一致。据物探资料测算,滑坡体的基岩面埋深为7~27m。其成因模式是:裂隙带为形成花岗岩滚石创造了条件,自重力因素造就了花岗岩滚石和空洞组成的堆积体,人为或自然因素诱发滑坡。

    2004年05期 488-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我国电气石资源分布、地质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李赋屏,彭光菊,卢宗柳,陈大经

    电气石因具有压电性、热电性、存在自发永久电极及具较高的红外辐射能力等特征,在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已开发出相应的系列产品,应用于环境保护、保健及电子工业领域。文章在系统查阅国内文献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我国电气石资源概况及地质特征,指出我国的电气石矿产具有资源较丰富、分布较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文中还介绍了国内外电气石研究开发现状,指出电气石将成为21世纪的新型功能性材料,提出了我国电气石开发利用对策。

    2004年05期 493-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天然石膏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李爱玲

    在总结天然石膏的矿物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发展变化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其开发利用研究的主要进展,即利用天然石膏制备超高强石膏材料、硫酸钙晶须、石膏超细粉,以及介绍了天然石膏先进的煅烧设备——Peter磨和单转子锤式烘干机。

    2004年05期 498-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新时期地质类实验室的管理

    金兰,胡九根

    为了加强地质类实验室建设的管理和实验室质量检验的管理,使其全面实施《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阐述了地质类实验室在组织机构、人员素质、仪器设备、环境条件及相关管理制度与措施,并提出了新时期下实验室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几点意见。

    2004年05期 502-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