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文德,孙卫志
卢氏 -栾川地体是一个独立而独特的成矿地质单元 ,通过研究认为地体内铅锌矿床 (点 )的空间分布与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关系密切。首次提出区内铅锌矿除分布于远离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并受中、上元古界大理岩地层控制的脉状铅锌矿床外 ,还有矽卡岩型铅锌矿床呈环带状分布于钼 (钨 )矿床外围 ,这三种矿床共同构成一个与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有关的成矿系列。其中矽夕卡岩型铅锌矿床的找矿前景广阔 ,是进一步找矿的重要类型
2004年06期 507-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李如满,康利祥
内蒙古林西大井锡多金属矿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锡多金属矿床 ,通过对其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富集规律、控矿因素的认识和分析 ,建立大井式的综合找矿标志 ,对指导矿区及其外围找矿 ,扩大矿产资源、发展地方经济 ,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4年06期 517-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陈爱兵,秦德先,洪托,杨建宇,姜华
矿床数学经济模型不仅可以用来定量查明矿体的空间形态和品位 -吨位的变化情况 ,而且可以用数学和图形的方法定量反映矿体的矿化强度和矿化富集规律 ,文章以个旧锡矿 X号矿体为例 ,采用矿床数学经济模型 ,对矿体的矿化富集规律进行研究。指出该方法能为矿山生产提供科学的指导 ,并能为矿石资源的充分合理地利用提供依据
2004年06期 523-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蒋小芳,陈建国
描述了鲁甸小寨玄武岩型典型铜矿的地质特征 ,初步认为该地区玄武岩型自然铜矿床是一具有工业价值及商业价值的铜矿类型 ,大地矿段具小型铜矿成矿条件 ,苏家箐矿段具中—大型铜矿成矿条件 ,苏家箐矿段值得进一步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并通过和美国基维诺矿床的比较 ,从矿床地质特征 ,成因机理方面获得了几点初步认识
2004年06期 528-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崔银亮,秦德先,陈耀光
龙脖河铜矿床的成矿与该区火山岩关系密切 ,加强对其进行岩石化学的研究 ,对在本区和区域上同类矿床的勘查找矿和成因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基础上 ,研究了龙脖河铜矿区典型火山岩及其组构特征、副矿物特征、蚀变特点和岩石化学特征 ,认为龙脖河铜矿区火山岩是一套富钠质的碱性玄武岩系列岩石 ,与大红山群变钠质火山岩岩石组合十分相似
2004年06期 532-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李志群,赫荣安,陈耀光,李伟中
鹅头厂含铜铁矿床对位于康滇地轴中部 ,矿体受地层、岩性、构造、火山岩和次火山岩控制。分为三个矿群。矿石的矿物组成简单。矿石以富铁、含铜、高硫、高磷为特点。成矿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出热水成矿特点 ,属火山热水沉积—次火山热液改造成因。矿区北部的铜厂箐一带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2004年06期 537-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李永勤,陈二虎,黄长青
大河滩铜 -金 -多金属矿点处于两大板块碰撞对接带 ,其间有庞家河 -马鞍桥近 EW向铁 -金矿带和斜峪关 -二郎坝 NE向铁 -贵金属矿带通过 ,具有多次成矿作用叠加的特点 ,可与江西“银山式”大型铜 -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赋矿特征、成矿时代和矿化类型类比 ,具备形成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 ,找矿前景较大
2004年06期 541-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刘幼平,杭家华,张伦尉,曾道国
从盘水断陷盆地、峨眉山玄武岩、断裂褶皱构造、地层岩性组合、地球化学背景、成矿作用几方面 ,分析了铅锌矿的成矿条件。又从深大断裂、典型矿床类比、矿体垂向变化趋势、物探 TEM测量 ,杉树林矿区深部见矿等几方面探讨了铅锌矿的找勘潜力和方向。认为盆缘褶皱断裂带控制区是铅锌找矿的最佳远景区 ;预测在已知矿床延深、延长、侧伏方向具备找矿的第二赋矿空间 ,铅锌隐伏矿体可能埋深至地下 5 0 0~ 6 0 0 m,甚至更深处
2004年06期 545-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董广法,刘树峰,郑崔勇,袁波
勉略宁地区的锰矿可分火山喷发 -沉积 (变质 )型和沉积型两种类型 ,具有多个赋矿层位 ;通过对该地区锰矿地质特征及成矿环境的分析对比 ,归纳总结了该地区两种类型锰矿的成矿特点 ,为该区锰矿的进一步找矿方向提供参考
2004年06期 550-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董家龙
贵州铝土矿资源相当丰富 ,尚有较大找矿潜力。暂难利用的坑采资源占 5 0 %以上 ,制约了铝工业的发展。在总结分析铝土矿基本地质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应统筹规划 ,综合勘查与开发 ,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
2004年06期 55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李宗彦,杨鑫生
豫西金矿矿床类型复杂 ,在前人的金矿床类型划分的基础上 ,根据豫西金矿床明显的野外地质特征 ,提出了豫西金矿类型划分方案 ,并对各金矿床类型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简述 ,同时 ,对它们之间的共性作了总结。指出 :豫西各类金矿类型之间既存明显的区别又具有密切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成因联系 ,这一特点对用于拓宽该地区进一步的金矿找矿思路是十分必要的
2004年06期 559-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伏雄,徐刚
通过对祈子堂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 ,确认祈子堂金矿床为类卡林型金矿床 ,指出矿区及其外围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2004年06期 563-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林忠良
阐述了东蒋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 ,通过对该金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和总结 ,认为东蒋韧性剪切带为一卓具规模的控矿、容矿构造 ,其具有构造岩分带、蚀变分带及金矿化强度分带“三位一体”的规律性分布特点。指出该区业已发现韧性剪切带中的似层状金矿体和陡倾斜断裂带 (F1 )中的脉状金矿体 ,而该带目前无矿的东段分布有物探激电、航磁、重力异常及化探异常 ,这些都显示该区尚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2004年06期 567-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李永峰,王春秋,白凤军,宋艳玲
东秦岭钼矿带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 ,集中分布于陕西省的金堆城地区、河南省栾川县南泥湖 -三道庄 -上房沟、嵩县雷门沟地区。钼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斑岩 -矽卡岩型 ,少量热液碳酸盐岩脉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对南泥湖钼矿田、雷门沟钼矿床等 4个矿床 8件辉钼矿进行了 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 ,获得南泥湖矿床的辉钼矿 Re- Os模式年龄为 14 1.8± 2 .1Ma;三道庄矿床的辉钼矿 Re- Os模式年龄为 14 4 .5± 2 .2~ 14 5 .0± 2 .2 Ma,平均为 14 5 .0± 2 .2 Ma;上房沟矿床的辉钼矿 Re- Os模式年龄为 14 3.8± 2 .1~ 14 5 .8± 2 .1Ma,平均为 14 4 .8± 2 .1Ma;6件样品的等时线年龄为 14 1.5±7.8Ma(2σ) ;雷门沟钼矿床的 2件辉钼矿样品的 Re- Os模式年龄为 131.6± 2 .0~ 133.1± 1.9Ma,平均为 132 .4± 2 .0 Ma。结合前人资料 ,认为东秦岭钼矿的形成时代局限于 2 2 1.5± 0 .3~ 132 .4± 2 .0 Ma之间 ,主要出现在 2 2 1.5± 0 .3Ma左右和 14 4 .8± 2 .1~ 132 .4± 2 .0 Ma时限之间 ,其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分别为华北克拉通与扬子克拉通的碰撞造山后陆内造山和伸展过程、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大转换时期
2004年06期 571-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石贵勇,周永章,杨志军,张澄博,何俊国
对河台金矿尾矿库中尾矿、尾水及生长植物进行采样分析 ,研究了尾矿库剖面中金属硫化物的环境地球化学效应 ,结果显示金属硫化物的化学风化作用呈规律性变化 ,从而导致尾水的 p H值降低 ,游离态重金属离子浓度增加。通过对水生植物凤眼莲和尾矿坝上的植物蜈蚣蕨的分析发现 ,它们对矿山污染环境中的砷和铜有显著富集作用
2004年06期 579-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庞振山,徐文超,周奇明,燕建设,赵春和
花山 -合峪地区是内生贵金属—有色金属资源潜力较大地区 ,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化探异常区面积约 130 0 km2 ,异常组分复杂 ,套合性较好 ,强度高。近二十年在对该异常区的勘查评价工作中发现了大量金、钼矿床 ,但区内尚有数十处含矿地质体需进一步普查评价。 w(Au)在 3× 10 - 9以上异常范围是寻找岩金的有利靶区 ,重点应在柿树府和前河异常区 ,同时注意在断裂交叉部位寻找岩金。砂金应在Au异常外带嵩县 -潭头盆地中寻找 ,龙王庙号异常区是寻找钼的有利靶区。龙王庙南部地区在找金、钼的同时 ,应注意寻找铅矿
2004年06期 583-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郭文波,王凯,王善勋,杨文锋,李文全
简述 GDP- 32 多功能电法仪的主要功能 ,通过几个应用实例 ,说明该系统在解决矿产资源勘察或某些工程地质勘察问题的显著效果
2004年06期 587-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王吉中,李赋平,孙永华,孙惠芳
阐述了我国非金属矿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体制、产品结构、深加工技术及矿山环境等问题 ,并进行了相关的讨论。在此基础上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我国 2 1世纪非金属矿开发的对策
2004年06期 591-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黄和明,徐文炘,郭陀珠
选择了云母作为纤维矿物材料替换石棉 ,填料选用叶蜡石、方解石和方镁石等矿物 ,进行云母复合材料板合成 ,并详细解析分别由云母、云母 +方解石、云母 +叶蜡石 +方解石、云母 +方解石 +叶蜡石+方镁石等一元、二元、三元和四元等材料合成的复合材料板的物理性质和机械性能 ,得出了以多元矿物材料合成的制品的质量优于单元矿物材料合成的制品 ,以四元矿物材料合成的云母复合材料板可任意切割 ,复合材料的厚度可达到 5 mm左右
2004年06期 594-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曾新平,吴健生,郑跃鹏,杨自安,张普斌
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建模是科学计算可视化和地质科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用于固体矿产勘探和开发的三维可视化软件是三维可视化建模研究的高级体现 ,也是目前国内研究界和实业界正在研究的一个重点。总结了一种混合数据模型 (即一种线轨迹数据模型、面数据模型及三维栅格模型的综合 ) ,并基于该模型进行了用于固体矿产勘探和开发的地质体三维可视化系统设计
2004年06期 598-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卢社香,崔来运,丁汉铎
以济源西北部 1∶ 5 0 0 0 0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嵩县小南沟金矿区地球化学勘查两个项目为实例 ,总结了 TIN模型在区域化探扫面和矿区化探剖面的辅助制图中的应用特点及需注意的问题 ,着重介绍了数据布局方法和调整 Delaunay三角剖分网技术 ,对在不规则采样区域边界带圈等值线的形状问题 ,首次采用虚设采样点的方法进行处理 ,取得了很好效果
2004年06期 604-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陈小金,刘云林
本文利用 MATL AB计算机辅助应用软件处理固结系数数据 ,求固结度为 90 %的时间 ,取代传统的手工绘图 ,减少人工处理误差 ,提高工作效率
2004年06期 609-610+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农以宁,刘珊珊
考察药用滑石粉酸中可溶物测定方法的重复性、耐用性 ,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比较酸溶物提取液滤过介质对测定结果差异的影响 ;采用重量法随机测定酸溶物含量和室间差异。两种滤过介质处理对测定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室间测定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30批样品平行测定结果的 RSD值范围为 0 %~ 18.2 %。酸中可溶物测定法存在重复性和耐用性不佳的问题 ,应相应调整酸中可溶物含量限度
2004年06期 611-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蔡德,胡九根
利用数学模型推导出了原子发射光谱标准加入法的测量误差公式 ,证明在第一次加入的被测元素标准含量等于待测试样中被测元素含量时这种误差最小
2004年06期 615-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2004年06期 617-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