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文超;王通;常云真;周奇明;贾慧敏;赵留升;
崤山地区位于豫西小秦岭―崤山―熊耳山―外方山金银钼多金属成矿带的中西部,但其金矿探明储量远低于西部的小秦岭和东部的熊耳山地区。因此,崤山地区的进一步找矿潜力成为产业部门关注的重点。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本文提出区内金矿主要以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为主。通过对典型矿床的分析,认为该区的金成矿作用从早到晚可划分为(1)石英-黄铁矿(毒砂)阶段,(2)黄铁矿-石英阶段,(3)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4)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2)和(3)为主成矿阶段。对各成矿阶段石英晶体中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均一化温度及硫、氢、氧、铅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发现流体成分为富含CO2的水流体,且溶解了数量较多的Na+和Ca2+离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43℃~285℃,表明崤山地区的金矿床属以中温为主的热液矿床,缺少高温阶段的流体包裹体。金属硫化物δ34S值为-0.5‰~5.4‰,具深源硫特点;δ18 OH2O值变化为0.1‰~9.4‰,δ18 D值变化为-134.9‰~24.3‰,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混有大气降水和变质水。结合崤山和小秦岭地区花岗质侵入岩出露面积对比,崤山地区找矿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剥蚀程度较低,因而深部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2016年01期 v.30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 黄赤新;王传建;冯玉君;王功民;
广西平南县苏屋金矿床位于桂东大瑶山金多金属成矿带中部六岑金矿田内,矿体主要赋存在NE向断层破碎带中,次为近EW向与NW向,矿体走向、规模、延深,厚度及品位严格受断裂控制,矿体与围岩界线明显,矿石主要为硅化压碎岩,属中低温热液断裂充填型脉状矿床。
2016年01期 v.30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 朱海宾;张东红;肖波;房洪峰;
谦比希铜矿位于中部非洲沉积型铜(钴)矿带上,是赞比亚铜带省上典型的沉积型矿床之一。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岩性岩相变化及矿体中矿石矿物分布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的原始沉积环境为滨浅海相,同时指出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
2016年01期 v.30 19-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 高建平;李建领;
万村金矿床产于华北陆块南缘熊耳山金矿化集中区,花山花岗岩体的南部边缘。通过综合分析、研究矿区探(矿)采(矿)及前人资料,本区金矿具有造山带型金矿的特征。金矿形成于岩体侵入之后,矿体在构造形成过程中由含矿热液充填形成,太华群仍是本区金矿的主要矿源层,花山花岗岩体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成矿物质。矿体主要分布在含矿蚀变带中下部和底部,根据区内化探资料分析,矿体中深部存在第二矿化富集段,显示该区中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2016年01期 v.30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 冼源宏;郭华;占达积;王灿松;
阳山县石寨矿区隶属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属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是武警黄金九支队首次针对此类型矿床进行勘查。矿区内花岗岩体广泛与石炭系地层接触,接触带长度延伸较长,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已发现的矽卡岩带,受接触带构造影响,在走向与倾向上整体呈"S"型舒缓波状,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带中。通过物化探基础性工作,并利用钻探及槽探工程进行查证,物化探异常与已发现矿脉吻合度较高,且深部呈现铅锌多金属元素富集增高的趋势,显示了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对区内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分析与找矿前景分析总结,为在该区深部进一步开展找矿勘探,扩大其远景规模提供了明确方向和详实的地质资料。
2016年01期 v.30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 肖昱;许桂红;田培仁;
通过塔里木板块的构造开合演化及古地理变迁,去追索层控型金属矿床成矿的时空规律,从而划分出老(元古代,以中元古代为主)、中(晚古生代,以泥盆纪-石炭纪为主)、青(中新生代,以白垩纪-新近纪为主。)三个集中成矿区间(期),并言明其层次成矿构造属性及空间分布格局。
2016年01期 v.30 35-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 杨开军;薛力鹏;杨永富;蒲利国;张贤峰;
文章分析了梨树坪-下包包磷矿集区的成矿背景,总结出该区控矿因素包括寒武系渔户村组中上部地层以及古海凹盆地环境内碳酸盐相及碎屑岩、硅质岩相,且磷矿化受古洼陷海凹构造控制,而后期构造控矿作用微弱,但对磷元素的后期次生富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为含磷的陆源碎屑沉积风化物,并讨论了磷矿与铅锌矿化的时、空关系。
2016年01期 v.30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 李刚;孔凡全;汤静如;陈磊;李廖辉;梁崇高;
龙头山金矿的主要矿体受火山机构构造、断裂构造和雏形断裂构造三种成矿构造控制。火山机构构造控制了产于火山与围岩的接触带部位的火山岩型金矿,该类金矿以Ⅸ号矿体最为典型,表现为矿体围绕火山机构引起的塌陷式断裂产出,矿体的形态和品位变化受火山机构构造发育程度的影响;断裂构造控制了产于泥盆系砂岩中的断裂裂隙充填型金矿,以Ⅰ号矿体最为典型,表现为矿体沿NW向断裂分布,其产状与断裂一致,向SE方向侧伏明显;雏形断裂控制了矿区南部含金富矿体的就位,表现为矿区花岗斑岩南部的富矿体沿近EW向断续展布。矿体的形成与定位都离不开这三种控矿构造,因此在靠近火山机构一定范围内,向SE方向的深部及在已知富矿体的东西两侧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2016年01期 v.30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 吴林锋;鲜绍军;梁琼;刘玲;
沙坝铝土矿床是实施务正道铝土矿整装勘查以来,在道真向斜构造单元内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铝土矿床,矿体产于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n)碳酸盐岩或志留系中下统韩家店组(S1-2hj)页岩、泥岩、砂质页岩及粉砂质泥岩之上。含矿岩系厚度、沉积基底、含矿岩系埋藏深度、厚度稳定性与矿石质量及厚度有关。成因属碎屑岩系侵蚀基准面(部分为碳酸盐岩溶蚀基准面)上的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床[1-4]。
2016年01期 v.30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 李彬;孙莉芳;段梁燕;
朱阳关―夏馆断裂是一条长大于400km,深达上地幔的超壳断裂,沿断裂出露有较多的燕山期花岗岩(脉)体及一系列Cu、Au、Ag、Pb、Zn异常,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作用明显。菊竹沟金矿床赋存在朱阳关—夏馆断裂次级断裂带中,为蚀变构造岩型金矿。本文分析了菊竹沟金矿床特征、找矿前景。提出了在朱阳关一夏馆断裂带中寻找金多金属矿床潜力较大。随着深部地质找矿的进一步开展,本区可成为我国重要的金多金属矿产基地。
2016年01期 v.30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 李建全;刘恩法;刘亚南;梁凌霄;任强;
通过对大观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对构造逐级控矿规律和构造界面控矿规律的研究,认为大观金矿F1为主要控矿断裂,是重要的容矿构造及导矿构造;主要控矿构造界面为许满组和罗楼组的界面,该界面是岩性组合界面(Si/Ca界面),在断裂构造的耦合作用下,形成大观金矿床。
2016年01期 v.30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 赵天尧;于茵;王勇;周立冰;
通过岩相学、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对燕山期岩体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初步得出矿区燕山期岩体主要为斑状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石英正长岩,花岗闪长岩次之。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表明矿区岩体为偏铝质-弱过铝质钾玄岩系列I型花岗岩,源区岩石为麻粒相岩石,有辉石、斜长石和钾长石残余。矿区岩体形成时代为150Ma和130Ma,说明矿区岩体至少为两个期次产生,为复式岩体。
2016年01期 v.30 70-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1K] - 张朋;范志勇;李志重;李静波;
西峡县南沟矿区锑-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华熊地块和秦岭造山带的拼合部位二郎坪地体东段。秦岭造山带呈EW向横贯中国大陆中部,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俯冲碰撞而成的复合型大型造山带。从区域金属矿床(点)空间分布特征看,南沟锑-金矿区及外围分布有一系列呈NW向展布的金、钼、锑矿化带(点)。矿区岩浆岩活动频繁,主要的侵入体为加里东期花岗岩、斜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其中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本文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各因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入手,对南沟锑-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进行研究。
2016年01期 v.30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 戚金栋;李俊;杨光树;肖斌;覃龙江;
哈母白祖熔岩铁矿位于大红山铁铜矿区东部.矿体均赋存于大红山群红山组变钠质熔岩、绿片岩中,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石以磁铁矿为主。矿床的形成与古元古代的海相基性岩浆喷发作用关系密切,具有火山喷溢和火山喷发沉积的特点,后期又经历了区域变质作用的改造,是经过多次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多成因复合型矿床,成因类型初步判断为火山岩浆喷溢-喷发沉积-变质改造复合成因矿床。
2016年01期 v.30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 王宪冈;朱菲;朱元松;
尖峰坡锡矿位于江西省德安县境内,现经过方圆(德安)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历年开采,矿区已知范围内资源保有储量不足,如何解决资源接替、矿山资源枯竭问题已成为首要任务。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概括了尖峰坡锡矿成矿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并探讨其成矿模式,指出该矿床的形成是属层控的岩浆期后气化热液后期改造迭加的充填交代型矿床。
2016年01期 v.30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 王晓;温汉捷;李俊;
拉巴钼矿床位于格咱岛弧铜钼铅锌金银多金属矿集区,区域内岩浆构造活动非常强烈,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矿体赋存于燕山晚期中酸性岩体-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及其外接触带大理岩、矽卡岩和玄武岩中,矿床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均与中酸性斑岩体有关。该矿床为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控制的斑岩型钼矿床。
2016年01期 v.30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 黄旋;淳果;王国坤;
文章以黔东地区含矿主岩为震旦一寒武系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为例,在分析其成矿条件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从区域含铀层、成矿条件等方面对研究区内该类型铀矿的成矿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类型矿床受莫霍面构造变异部位控制,是深、大断裂长期活动,并导致该区的铀活化、转化,在局部富集的结果。
2016年01期 v.30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