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与地质

矿床与地质

  • 河南省崤山地区典型金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及其对进一步找矿工作的启示

    徐文超;王通;常云真;周奇明;贾慧敏;赵留升;

    崤山地区位于豫西小秦岭―崤山―熊耳山―外方山金银钼多金属成矿带的中西部,但其金矿探明储量远低于西部的小秦岭和东部的熊耳山地区。因此,崤山地区的进一步找矿潜力成为产业部门关注的重点。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本文提出区内金矿主要以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为主。通过对典型矿床的分析,认为该区的金成矿作用从早到晚可划分为(1)石英-黄铁矿(毒砂)阶段,(2)黄铁矿-石英阶段,(3)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4)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2)和(3)为主成矿阶段。对各成矿阶段石英晶体中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均一化温度及硫、氢、氧、铅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发现流体成分为富含CO2的水流体,且溶解了数量较多的Na+和Ca2+离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43℃~285℃,表明崤山地区的金矿床属以中温为主的热液矿床,缺少高温阶段的流体包裹体。金属硫化物δ34S值为-0.5‰~5.4‰,具深源硫特点;δ18 OH2O值变化为0.1‰~9.4‰,δ18 D值变化为-134.9‰~24.3‰,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混有大气降水和变质水。结合崤山和小秦岭地区花岗质侵入岩出露面积对比,崤山地区找矿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剥蚀程度较低,因而深部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2016年01期 v.30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 广西平南县苏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黄赤新;王传建;冯玉君;王功民;

    广西平南县苏屋金矿床位于桂东大瑶山金多金属成矿带中部六岑金矿田内,矿体主要赋存在NE向断层破碎带中,次为近EW向与NW向,矿体走向、规模、延深,厚度及品位严格受断裂控制,矿体与围岩界线明显,矿石主要为硅化压碎岩,属中低温热液断裂充填型脉状矿床。

    2016年01期 v.30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 赞比亚铜带省谦比希铜矿地质及矿床成因研究

    朱海宾;张东红;肖波;房洪峰;

    谦比希铜矿位于中部非洲沉积型铜(钴)矿带上,是赞比亚铜带省上典型的沉积型矿床之一。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岩性岩相变化及矿体中矿石矿物分布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的原始沉积环境为滨浅海相,同时指出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

    2016年01期 v.30 19-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 河南省嵩县万村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远景

    高建平;李建领;

    万村金矿床产于华北陆块南缘熊耳山金矿化集中区,花山花岗岩体的南部边缘。通过综合分析、研究矿区探(矿)采(矿)及前人资料,本区金矿具有造山带型金矿的特征。金矿形成于岩体侵入之后,矿体在构造形成过程中由含矿热液充填形成,太华群仍是本区金矿的主要矿源层,花山花岗岩体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成矿物质。矿体主要分布在含矿蚀变带中下部和底部,根据区内化探资料分析,矿体中深部存在第二矿化富集段,显示该区中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2016年01期 v.30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 广东省阳山县石寨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

    冼源宏;郭华;占达积;王灿松;

    阳山县石寨矿区隶属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属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是武警黄金九支队首次针对此类型矿床进行勘查。矿区内花岗岩体广泛与石炭系地层接触,接触带长度延伸较长,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已发现的矽卡岩带,受接触带构造影响,在走向与倾向上整体呈"S"型舒缓波状,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带中。通过物化探基础性工作,并利用钻探及槽探工程进行查证,物化探异常与已发现矿脉吻合度较高,且深部呈现铅锌多金属元素富集增高的趋势,显示了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对区内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分析与找矿前景分析总结,为在该区深部进一步开展找矿勘探,扩大其远景规模提供了明确方向和详实的地质资料。

    2016年01期 v.30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 谈塔里木板块开合构造与层次成矿问题——以层控型金属矿床为例

    肖昱;许桂红;田培仁;

    通过塔里木板块的构造开合演化及古地理变迁,去追索层控型金属矿床成矿的时空规律,从而划分出老(元古代,以中元古代为主)、中(晚古生代,以泥盆纪-石炭纪为主)、青(中新生代,以白垩纪-新近纪为主。)三个集中成矿区间(期),并言明其层次成矿构造属性及空间分布格局。

    2016年01期 v.30 35-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 滇东梨树坪-下包包磷矿集区成矿规律及与铅锌矿化关系

    杨开军;薛力鹏;杨永富;蒲利国;张贤峰;

    文章分析了梨树坪-下包包磷矿集区的成矿背景,总结出该区控矿因素包括寒武系渔户村组中上部地层以及古海凹盆地环境内碳酸盐相及碎屑岩、硅质岩相,且磷矿化受古洼陷海凹构造控制,而后期构造控矿作用微弱,但对磷元素的后期次生富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为含磷的陆源碎屑沉积风化物,并讨论了磷矿与铅锌矿化的时、空关系。

    2016年01期 v.30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 龙头山金矿构造控矿作用及找矿方向

    李刚;孔凡全;汤静如;陈磊;李廖辉;梁崇高;

    龙头山金矿的主要矿体受火山机构构造、断裂构造和雏形断裂构造三种成矿构造控制。火山机构构造控制了产于火山与围岩的接触带部位的火山岩型金矿,该类金矿以Ⅸ号矿体最为典型,表现为矿体围绕火山机构引起的塌陷式断裂产出,矿体的形态和品位变化受火山机构构造发育程度的影响;断裂构造控制了产于泥盆系砂岩中的断裂裂隙充填型金矿,以Ⅰ号矿体最为典型,表现为矿体沿NW向断裂分布,其产状与断裂一致,向SE方向侧伏明显;雏形断裂控制了矿区南部含金富矿体的就位,表现为矿区花岗斑岩南部的富矿体沿近EW向断续展布。矿体的形成与定位都离不开这三种控矿构造,因此在靠近火山机构一定范围内,向SE方向的深部及在已知富矿体的东西两侧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2016年01期 v.30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 黔北道真沙坝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

    吴林锋;鲜绍军;梁琼;刘玲;

    沙坝铝土矿床是实施务正道铝土矿整装勘查以来,在道真向斜构造单元内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铝土矿床,矿体产于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n)碳酸盐岩或志留系中下统韩家店组(S1-2hj)页岩、泥岩、砂质页岩及粉砂质泥岩之上。含矿岩系厚度、沉积基底、含矿岩系埋藏深度、厚度稳定性与矿石质量及厚度有关。成因属碎屑岩系侵蚀基准面(部分为碳酸盐岩溶蚀基准面)上的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床[1-4]。

    2016年01期 v.30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 豫西菊竹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李彬;孙莉芳;段梁燕;

    朱阳关―夏馆断裂是一条长大于400km,深达上地幔的超壳断裂,沿断裂出露有较多的燕山期花岗岩(脉)体及一系列Cu、Au、Ag、Pb、Zn异常,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作用明显。菊竹沟金矿床赋存在朱阳关—夏馆断裂次级断裂带中,为蚀变构造岩型金矿。本文分析了菊竹沟金矿床特征、找矿前景。提出了在朱阳关一夏馆断裂带中寻找金多金属矿床潜力较大。随着深部地质找矿的进一步开展,本区可成为我国重要的金多金属矿产基地。

    2016年01期 v.30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 贵州大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规律

    李建全;刘恩法;刘亚南;梁凌霄;任强;

    通过对大观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对构造逐级控矿规律和构造界面控矿规律的研究,认为大观金矿F1为主要控矿断裂,是重要的容矿构造及导矿构造;主要控矿构造界面为许满组和罗楼组的界面,该界面是岩性组合界面(Si/Ca界面),在断裂构造的耦合作用下,形成大观金矿床。

    2016年01期 v.30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 闽西南大排铁多金属矿区燕山期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赵天尧;于茵;王勇;周立冰;

    通过岩相学、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对燕山期岩体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初步得出矿区燕山期岩体主要为斑状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石英正长岩,花岗闪长岩次之。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表明矿区岩体为偏铝质-弱过铝质钾玄岩系列I型花岗岩,源区岩石为麻粒相岩石,有辉石、斜长石和钾长石残余。矿区岩体形成时代为150Ma和130Ma,说明矿区岩体至少为两个期次产生,为复式岩体。

    2016年01期 v.30 70-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1K]
  • 河南省西峡县南沟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张朋;范志勇;李志重;李静波;

    西峡县南沟矿区锑-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华熊地块和秦岭造山带的拼合部位二郎坪地体东段。秦岭造山带呈EW向横贯中国大陆中部,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俯冲碰撞而成的复合型大型造山带。从区域金属矿床(点)空间分布特征看,南沟锑-金矿区及外围分布有一系列呈NW向展布的金、钼、锑矿化带(点)。矿区岩浆岩活动频繁,主要的侵入体为加里东期花岗岩、斜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其中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本文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各因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入手,对南沟锑-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进行研究。

    2016年01期 v.30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 云南大红山哈母白祖熔岩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戚金栋;李俊;杨光树;肖斌;覃龙江;

    哈母白祖熔岩铁矿位于大红山铁铜矿区东部.矿体均赋存于大红山群红山组变钠质熔岩、绿片岩中,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石以磁铁矿为主。矿床的形成与古元古代的海相基性岩浆喷发作用关系密切,具有火山喷溢和火山喷发沉积的特点,后期又经历了区域变质作用的改造,是经过多次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多成因复合型矿床,成因类型初步判断为火山岩浆喷溢-喷发沉积-变质改造复合成因矿床。

    2016年01期 v.30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 江西省德安县尖峰坡锡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王宪冈;朱菲;朱元松;

    尖峰坡锡矿位于江西省德安县境内,现经过方圆(德安)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历年开采,矿区已知范围内资源保有储量不足,如何解决资源接替、矿山资源枯竭问题已成为首要任务。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概括了尖峰坡锡矿成矿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并探讨其成矿模式,指出该矿床的形成是属层控的岩浆期后气化热液后期改造迭加的充填交代型矿床。

    2016年01期 v.30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 云南香格里拉拉巴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意义

    王晓;温汉捷;李俊;

    拉巴钼矿床位于格咱岛弧铜钼铅锌金银多金属矿集区,区域内岩浆构造活动非常强烈,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矿体赋存于燕山晚期中酸性岩体-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及其外接触带大理岩、矽卡岩和玄武岩中,矿床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均与中酸性斑岩体有关。该矿床为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控制的斑岩型钼矿床。

    2016年01期 v.30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 黔东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黄旋;淳果;王国坤;

    文章以黔东地区含矿主岩为震旦一寒武系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为例,在分析其成矿条件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从区域含铀层、成矿条件等方面对研究区内该类型铀矿的成矿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类型矿床受莫霍面构造变异部位控制,是深、大断裂长期活动,并导致该区的铀活化、转化,在局部富集的结果。

    2016年01期 v.30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物化探找矿

  • 磁法勘探在浙东南火山岩区的应用

    黄立勇;杨海翔;唐仲华;梁红波;

    浙东南火山岩地区的金属矿床与火山构造和隐伏岩体关系密切。笔者近年来在该地区开展了不少磁法工作,在圈定火山构造、隐伏岩体、划分断裂构造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并结合地质资料指出了成矿有利的靶区。后续地质工作在多个靶区发现大量土壤异常,有力推进了区内矿产地质工作。认为在浙东南火山岩地区开展地质勘查时,可通过面积性磁法工作快速缩小找矿靶区,减少勘查风险,提高矿产地质工作效果。

    2016年01期 v.30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4K]
  • 西大明山铅锌矿田成矿带地质解译及矿化蚀变遥感信息提取研究

    吴继炜;王滋平;浦路平;徐桃;

    通过收集西大明山铅锌矿田成矿带地质、遥感、已知矿点等资料,利用TM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在假彩色合成及比值假彩色合成图像上提取与铅锌矿成矿有关的构造、围岩蚀变信息,并在TM图像上地质解译出线性、环形构造,将所获得的多种遥感信息进行复合。结合该区域已知资料,综合圈定出5个成矿远景区,为西大明山地区进一步开展矿产资源调查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2016年01期 v.30 110-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1K]
  • 黔北大竹园―隆兴地区铝土矿遥感地质调查研究

    郭娇;朱谷昌;邹林;王瑞雪;韩英;王威;相爱芹;

    研究区位于贵州省道真县东南部,铝土矿资源丰富,找矿前景好。本文利用Landsat8卫星多光谱遥感数据,开展中大尺度遥感地质解译、含矿层位追索、找矿信息提取和野外验证,快速圈定了控制铝土矿分布的向斜构造以及铝土矿相对富集的地段,为进一步开展矿产资源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2016年01期 v.30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 瓦南矿区钒钛磁铁矿重力、可控源综合勘查应用效果

    马为;林星;李世斌;

    瓦南基性-超基性岩型钒钛磁铁矿具有高磁高密低阻特性,具备开展物探勘查的前提。在地面磁测圈定的磁异常部位开展了重力、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综合剖面勘查,结合成矿规律研究成果进行了联合解译,推断了深部隐伏矿体的位置。在综合物探异常部位钻探发现了厚度40m以上的钒钛磁铁矿体,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2016年01期 v.30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水工环地质

  • 生态混凝土在治理重金属污染岩质边坡中的应用

    程峰;王星华;莫时雄;郭尚其;胡乔帆;

    通过配合比试验研究了生态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并进行了工程应用。在不同级配条件下,对5种试样进行抗压强度与植物生长试验。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当生态混凝土原料(减水剂:沸石:水:水泥:石灰石)的配合比为1∶16∶19∶60∶235时,抗压强度满足护坡强度要求;植物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当容重为1.89g/cm3,孔隙率为29.1%,吸水率为3.2%时,是护坡植物最优的生长条件;在治理重金属污染岩质边坡工程的应用表明,生态混凝土能有效吸附岩体中的重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护坡与绿化功能。

    2016年01期 v.30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 可渗透反应墙对重金属离子Pb2+、Cd2+吸附效果的试验研究

    林达红;徐文炘;张静;肖筱瑜;黎朝;

    以受尾矿库渗滤液重金属离子Pb2+、Cd2+污染的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用天然矿物材料红辉沸石与膨润土作为反应渗透墙(PRB)的活性介质填充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膨润土∶红辉沸石=1∶7,PRB渗透系数处于10-4cm/s数量级且随时间下降最为缓慢;PRB对单一组分Pb2+和单一组分Cd2+去除率分别达99.95%和99.995%;但在双组分PRB体系中,重金属离子Pb2+的存在显著地抑制了PRB对Cd2+的吸附作用,优先选择性吸附顺序是Pb2+>Cd2+。

    2016年01期 v.30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同位素地质

  • 桂东南志留纪热水沉积成矿的碳氧同位素证据

    杨斌;刘建明;杨雁童;陈燕;阚靖;

    志留系地层是桂东南博白―岑溪地区铅锌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产出佛子冲和东桃等层状铅锌矿床,其直接赋矿围岩均为下志留统碎屑岩地层中的层状绿色岩和碳酸盐岩夹层。碳、氧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赋矿层位中碳酸盐岩夹层的δ18 O值显著低于正常海相灰岩,在δ18 O-δ13 C图解上碳酸盐岩夹层和矿石中方解石样品投点均集中分布在基性-超基性岩浆岩和花岗岩区及附近。该碳酸盐岩夹层的形成与海底热水沉积作用有关,类似于现代海底烟囱中的低温喷口产物。桂东南志留纪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可以概括为电解成矿机制。

    2016年01期 v.30 13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技术与方法

  • Micromine软件在石硐沟银多金属矿区中的应用

    覃初礼;吴郭泉;周辉;时毓;

    基于Micromine软件平台,结合石硐沟银多金属矿相关地质资料,建立三维地表模型并叠加地质数据,能真实有效地揭示与矿床有成因联系的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距离反比法对矿体进行空间品位赋值,快速估算矿产资源储量,并构建探采工程系统模型,为矿床的勘探、开采设计和施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016年01期 v.30 14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 使用小型真空包装机密封快速测量地质样品小体重

    任金鑫;班俊生;张燕婕;刘桂珍;杨莹雪;郑寅;

    文章介绍了一种使用小型真空包装机密封试样,进而使静水力学挂钩电子天平快速测量地质样品小体重的方法。实验表明:使用同批次真空袋包装测量物理特性不同的地质样品(致密坚硬的石英岩、铝土矿、磁铁矿、铅锌矿、铝块以及具有吸水性的大孔隙率矿石)的小体重,其结果准确可靠,与传统蜡封法的测量结果一致;同批次真空包装袋密度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仅为0.08%~0.10%,因此在实际测试中只需对同批次真空袋质量和密度进行一次测量,同时称量样品质量及其真空包装密封后在水中的质量,便可计算出地质样品的小体重。真空包装密封法相比于传统蜡封法,成本低且操作简便,尤其是测量吸水性地质样品的小体重时,采取真空密封处理能更好地保持矿石的原始状态,可以省去样品含水率测量及相关的校正过程;而且使用静水力学挂钩电子天平称量样品在水中的质量相比于使用普通电子天平称量样品排开水的质量,测量结果也更加精确,该方法值得在岩矿分析实验室应用及推广。

    2016年01期 v.30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矿产与地质》(双月刊)投稿须知

    <正>《矿产与地质》(双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地质类学术刊物。《矿产与地质》(双月刊)的办刊宗旨是:着重报道有色地质行业生

    2016年01期 v.30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 欢迎订阅2016年《矿产与地质》(双月刊)

    <正>《矿产与地质》创刊于1981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地质类学术刊物。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16年01期 v.30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