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与地质

  • 胶莱盆地地质解译及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背景

    刘玉强

    从出露基底找金走向隐伏基底找金的新思路出发,对胶莱盆地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运用物一化探信息和深钻资料给予深刻明晰的解译,发现其与胶北隆起区有着相似的地、物、化背景条件。指出胶莱盆地是座落在太古-元古宙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盆地,具有基底与盖层的双层结构,它们分别形成金矿的矿源层和衍生矿源层,展示了胶莱盆地的找矿前景。结合矿化信息以及典型矿床实例的地、物、化特点的解剖,指出矿化规律和控矿因素,建立了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并圈定了1:20万预测靶区以及靶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矿床类型,为进一步勘查工作指出了方向。

    2003年03期 19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 河南省栾川县南泥湖钼(钨)矿田外围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找矿前景

    徐文超,庞振山,周奇明,王喜恒,杨国强

    通过对南泥湖钼(钨)矿田的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区域地球物理特征、岩石化学特征、中酸性小岩体性特征及典型矿床赋存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是深部隐伏大岩基穿插于上覆盖层中的支脉,并为银铅锌多金属矿提供了直接热源、矿化剂和矿物质。区内广泛分布的富含Ag、Pb、Zn的碳酸盐岩地层是银铅锌多金属矿的矿源层,在该区形成大型、超大型热液交代型层控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具有必备的物质条件和构造背景,找矿前景良好。

    2003年03期 198-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 浅谈研究和寻找超大型矿床的理论和方法

    燕长海,刘国印,宋峰

    寻找大型矿床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综合性极强的工作[1]。研究和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的理论和方法可分为:①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成矿模式(巨量矿质、流体和能量的有利匹配和稳定供给,成矿系统的矿源场、中介场和储矿场的结构集约化,适时的成矿启动,稳定持续的成矿作用和成矿后的良好保存);②地质分析法(构造环境分析、地质建造分析和地质构造分析);③勘查地球物理方法;④勘查地球化学方法;⑤遥感地质方法。

    2003年03期 203-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 关于华北地台南缘紧缺矿产资源开发有关问题的探讨

    张龙,肖荣阁,张宗恒,张汉成,徐善法,师永民

    全面论述了华北地台南缘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与矿产资源优势,通过分析相关因素,讨论了 该地区紧缺矿产资源找矿突破途径与应对战略。

    2003年03期 207-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 内蒙古巴彦哈尔-昌特敖包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初探

    陈旺

    阐述了晚元古代温都尔庙群是区内金成矿有利的矿源层,其分布地带发现了金矿(化)集中区,金矿(化)体主要分布于该岩群与加里东期、华力西期花岗岩,石英闪长岩接触部位,并受控于糜棱岩带,后又叠加了燕山期花岗岩及次火山岩成矿活动,形成构造破碎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次火山热液型金矿。指出该地区只要有温都尔庙岩群分布,加之叠加有不同期次的岩浆岩及有利的构造,就有可能找到新的金矿床。

    2003年03期 21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新疆阿尔金地区清水泉铜金铂矿床特征及成因浅析

    刘国范

    阿尔金南缘断裂带是一条深达上地幔的区域性大断裂。沿断裂分布着众多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岩浆结晶分异晚期,铜、金、铂、钯元素富集,在后期断裂及热液作用下形成工业矿体,仅清水泉一处即发现三个规模较大的矿化带,通过对该化带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指出该带找矿前景极佳。

    2003年03期 214-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锡铁山铅锌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李如满,汪树栋

    通过找矿工作的实践,认为锡铁山铅锌矿床是由火山喷流沉积-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富集的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区域上NW-SE向早古生代形成的裂谷带,三级盆地内沉积的晚奥陶世滩间山群的大理岩与绿片岩系是本区找矿的最佳区段。而绢云绿泥斜长片岩、含碳质绢云绿泥片岩、白色大理岩、条带状大理岩是铅锌矿的最重要的找矿标志。

    2003年03期 218-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 新疆大卡拉苏花岗伟晶岩锥状绿柱石矿物特征

    蒋文程,段焕春

    在自然界中绿柱石多为柱状,往往呈杂乱无序状晶出,锥状绿柱石非常少见。大卡拉苏花岗 伟晶中的六方锥状绿柱石,垂直花岗伟晶岩脉壁定向晶出,与熔浆期后钠质交代作用关系密切。

    2003年03期 22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桂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成矿作用及控矿因素

    李彩娟

    桂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赋存于岩溶洼地中的红土层中,具有矿床规模大、矿石质量优的特 点。成矿物质来源于上二叠统底部的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层,成矿时代为早更新世,矿床成因与岩溶 作用、红土化作用有关。成矿受矿源层、地层岩性、气候、构造、地貌等因素控制。

    2003年03期 225-228+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 粤西化龙岗火山机构特征及其与冲口金矿点(床)的成因关系探讨

    陈宇湖

    镇安镇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该区有一典型特征的火山构造活动,属一次性喷发。火山活动 对镇安镇区内多个金矿体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该火山岩石结构、构造特征及火山机构特征 的研究,初步探讨了金矿点的形成与火山活动的关系。

    2003年03期 229-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河南秋树湾铜(钼)矿床成因探讨

    伏雄

    通过对秋树湾铜(钼)矿床地质特征的详细研究,着重对其成因进行相关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秋树湾铜钼矿化与花岗闪长斑岩在矿化蚀变分带特征、稳定同位素特征、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等方面具有成因联系,并符合斑岩型铜矿床的一系列特征。认为该矿床是复合斑岩型铜(钼)矿床,指出矿床及其外围具有大型规模找矿潜力。

    2003年03期 23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 广西高龙金矿鸡公岩矿段构造地球化学找矿研究

    王灿章,钱建平

    运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对高龙金矿鸡公岩矿段进行了找矿研究,在鸡公岩矿段东南侧发现了3个构造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了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分级,并结合地质和物化探资料分析,对各个构造地球化学异常进行解释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工作建议。

    2003年03期 237-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 叶蜡石传压介质资源初步研究

    徐文炘,李蘅,郭陀珠,郭桦

    分析国内叶蜡石传压介质材料供需状况,指出北京赵家台叶蜡石传压介质材料资源枯竭, 虽然国内叶蜡石矿石资源丰富,但适宜作叶蜡石传压介质材料资源却极少,急需从资源和材料特性 着手,加大研究力度,寻找新的接替资源。

    2003年03期 242-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桂林生态建设实践及建设生态城市的思考

    廖业桂

    阐述了根据当地的经济特点和城市性质的定位,在积极开展生态基础工程建设、生态产业 建设和开展城区生态环境改造以及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取得的良好生态效益。提出在今后的生态城 市建设中必须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制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2003年03期 24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 阳新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生态经济学思考

    杨桂芳,姚长宏,齐世学,黄俊华,胡超涌

    阳新火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不仅可以为阳新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而且对牵动阳新以及整个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阐述对阳新火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现实意义、可行性和开发利用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为阳新火电厂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2003年03期 249-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甘肃武山县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止地质灾害的方法

    赵福伟

    阐述了武山县曾发生过的严重的地质灾害,以及现今仍存在的与地质条件和人为活动有关的县城规划安全的环境地质问题。指出这些安全隐患问题的不断累积将有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提出除了对环境地质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外,还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尊重自然地质作用的基本规律,籍以指导防止地质灾害的工作,并探讨了开展此项工作的两个方法。

    2003年03期 25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桂北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选矿工艺

    唐朝霞,陆孝赞,龚名文,王钦华

    对桂北金矿利用混汞与氰化渗滤池浸联合选矿工艺,采用原矿石-破碎-混汞-渗滤浸取 -置换-冶炼工艺流程,提高金回收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3年03期 254-255+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红外光谱定量比较分析法及其应用

    杨志军

    利用红外光谱定量比较分析的原理,从定向及微区的角度研究晶化固态物质的成分、结构 等,有效地解决矿物、岩石、矿床乃至构造研究中的诸多问题。

    2003年03期 256-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密闭溶样-活性炭吸附-化学光谱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的痕量铂

    胡九根

    通过对介质酸度、缓冲剂、活性炭用量进行试验,建立针对化探样品中痕量铂的测定方法。 经过化探标样考核,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劳动强度低。

    2003年03期 258-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醋酸丁酯萃取-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痕量金

    刘菊琴,杨永理,韦山桃

    在KBr存在下,用小体积醋酸丁酯萃取金后,用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痕量金的分析方法较化学富集光谱法具灵敏度高(检出下限可达0.05×10~(-9)、精度好、简便快速、成本低等优点。通过批量化探样的检验,证明该方法足已满足化探样品对金的测定要求。

    2003年03期 26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