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与地质

  • 东川落雪式铜矿的含铜“礁一硅岩组合”与海底喷流热液成矿

    吴健民,黄永平

    从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氧同位素及稀土元素组成等方面论证东川铜矿含铜“礁—硅岩组合”中的含铜硅质条带—硅质白云岩为海底喷流热水沉积成因;提出了该类层状铜矿的深源含铜富硅混合热液海底喷流—生物富集的沉积成岩成矿模式。并提出东川落雪式层状“马尾丝”铜矿含矿岩系为“含铜礁—硅岩组合”的新观点。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云南东川中元古宙裂谷型铜矿地质、地球化学及成矿模式的研究

    谢世业,黄有德,何国朝

    运用裂谷深部成矿作用理论,结合东川中元古宙裂谷的构造背景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与裂谷发展不同阶段相对应的成矿模式及系列,即裂谷发育早期,以火山作用为主,矿化为高铁适度富铜、硫体系,形成稀矿山式铁铜矿床;裂谷发育中期以喷流作用为主,矿化为高铜适度富硫体系,形成蓑衣坡式及东川式铜矿床;裂谷发育晚期以喷气作用为主,矿化为高硫适度富铜体系,形成桃园式铜矿床;裂谷封闭之后以动力改遣和富碱基性岩浆隐爆为主,矿化为高铜适度富硫体系,形成只矿尖子式及白锡腊式铜矿床。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 阿尔玛雷克斑岩铜矿地质特征─—矿化富集条件及成矿模式

    蔡宏渊,李福春

    阿尔玛雷克斑岩铜矿床矿化富集在斑岩株顶部负向构造中或岩株与顶部碳酸盐岩屏蔽层之间接触构造中。控矿断裂文汇部位的低级序断裂裂隙带发育处控制着矿化富集。石英绢云母化带是工业矿体主要赋存部位,成矿地用事件中早期金一多金属矿化和斑岩铜矿化为成矿物质源自上地幔或下地壳,而晚期钨、钼、稀有、稀土矿化的成矿物质主要源自陆壳重熔白岗质熔浆。根据矿化特征、控矿因素、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作用探讨,建立矿田成矿模式。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滇南热水塘铅锌矿床地球化学与成因的研究

    高建国

    热水塘铅锌矿床赋在于4个不同时代的地层中,矿体受含矿层位和构造的控制,呈脉状和似层状。矿体中金属元素和矿物组合单一。在研究矿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剖析了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硫、铅同位素及金属源,含矿溶液和地下溶液等特征,认为该矿床成因属“后成铅锌矿床” ̄[1]。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 湖南麻阳、车江砂岩铜矿的最高成矿温度

    钟建华,罗书安,王竞成

    通过有机岩石学的方法详细地研究了湖南麻阳、车江铜矿,结果表明麻阳铜矿的成矿温度不超过56℃,车江铜矿不超过95℃,二者均是低温条件下形成的。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构造应力分析及其工程意义

    李长洪

    通过西石门铁矿山和新城全矿山两种不同构造的应力分析,结合地应力实测结果。认为构造应力分析的研究方法是能正确掌握地应力分布规律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构造应力分析可以将实测“点”应力转换为“场”应力;可以提高地应力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可以充分利用工程地质资料进行构造应力分析,节省测量地应力,点的经费。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金属矿床分布规律与遥感地质构造的联系

    植起汉,朱谷昌,王严

    金属矿床绝大多数都定位在线性构造(带)、线性构造聚集地段和环形构造边缘内外侧.这种线性构造(带)以及支切而成的断块和环形构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与同一范围内构造一岩浆活动及矿化作用在空间和时间上有内在联系的地质块体。不同级序和不同型式的线性构造、环形构造组合,与不同级别的成矿区划在一定程度上有等同性。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义兴寨金矿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成因意义

    姜绍飞,杜振国,刘之洋

    通过义兴寨金矿床黄铁矿的世代、晶形、微量元素、热电性等标型的研究,富金地段的黄铁矿(Ⅱ、Ⅲ)具有颗粒细小、晶形为五角十二面体和复杂聚形、热电系数在+173~一278μv·C ̄(-1),以N型为主的混合型导电的特点。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辽河群孔达岩系与石墨矿床

    孙厚江,吴春林,曲廷耀

    辽河群孔达岩系在辽宁省境内分布于营口—草河口复向斜南北两翼,孔达岩系经历了多期变形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在中压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的早期递进变质和晚期返变质过程均形成蓝晶石、十字石、石墨等矿产。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开发甘肃黄渚关冰洲石矿资源的建议

    王长宪

    开发甘肃黄渚关冰洲石矿资源的建议王长宪(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研究所兰州730900)冰洲石具有最高的双折射率。主要用于光学、国防、电子诸多高科技领域,制造特种光学仪器。甘肃黄渚关地区蕴藏丰富的冰洲石矿产资源。1黄渚关冰洲石矿产出概况黄渚关冰洲石矿位于陇南...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科技成果管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张永林

    科技成果管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张永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桂林541004)科技成果是指对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实验、设计、试制和辩证思维活动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包括对成果的形...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钟丘洋次火山岩型铜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路远发

    钟丘洋铜矿是粤东晚侏罗世火山岩系中的一个中型铜矿。矿区由流纹质火山碎屑岩、次英安斑岩及花岗岩组成。矿体赋存于次英安斑岩与流纹质火山岩的上部接触带附近。矿化与次英安斑岩任位基未同时,成矿年龄为154×10 ̄6a。矿床的成矿物质及流体来自次英安斑岩(浆).伴随着矿化普遍发育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黑云母化和硅化。蚀变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微王元素Cu、Pb、Zn、Ag、As、Hg、Bi、W、Sn等高度富集;常量元素Fe、Mg带入,Ca、Na及少量K带出,并由此引起相关参数,如KNC、AI及标准矿物刚玉等显著增加。这些特征是本区火山、次火山岩型铜矿的良好找矿标志。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 闹牛山铜矿床次火山岩及与成矿的关系

    李忠军

    论述了闹牛山铜矿床的地质特征,着重阐明铜矿床受火山机构、次火山岩、隐爆角砾岩控制。并将隐爆系统角砾岩划分为隐爆角砾岩、隐爆震碎热液角砾岩和隐爆破裂裂隙带三种类型。讨论了火山岩岩石化学、稀土元素特征;次火山岩、隐爆系统角砾岩与成矿关系;硫同位素特征,爆裂温度特征,并提出了闹牛山铜矿为与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洪岩头式中生代陆相火山喷流沉积型铅锌(银)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陈大经,杨佑,梁磊,耿文辉

    论述了我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区的陆相火山喷流沉积型铅锌(银)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指出矿区的灰岩同生角砾岩等同生断裂构造,普遍产出的硅质岩、“矽卡岩”及铁质岩等构成喷流沉积岩。矿体呈层状与围岩整合产出,矿化与蚀变均具特征的分带等,是矿床属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的重要标志,并建立了该类矿床的成矿模式,即洪岩头式矿床。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