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新民1995年Z1期 217-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 许文渊
我国内生伴生金矿床金的物质来自下地壳上地幔的同熔型岩浆,而与重熔型岩浆无关。伴生金的成矿还与同熔型岩浆物质来源深度有重要关系。
1995年Z1期 223-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蔡宏渊
系统地研究中国锡矿床含锡花岗岩、蚀变岩石和各种产状锡矿体中锡石的稀土元土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含锡花岗岩成矿性评价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定量组合标志,探讨了主要类型锡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
1995年Z1期 227-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 吴健民,黄永平
提出并论述了大型铜矿床的深源─同位─多期复合成矿的含义及同位成矿的4种情况,探讨其形成大型富铜矿床的主要理论依据。具体讨论了扬子地台西缘的东川、易门三家厂、新平大红山、略阳铜厂和金平龙博河等大型或具大型远景铜矿的深源─同位─多期成矿特征。并重点分析了东川裂谷型铜矿的分布模式和易门三家厂富铜矿床的火山喷气─海底喷流─次火山气液迭加等深部成矿作用的证据。
1995年Z1期 234-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 唐红松,刘月星1995年Z1期 240-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王建业,刘鸾玲1995年Z1期 24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王自潮,韦龙明,刘东升,谭运金,王建业
卡林型金矿床主要产于狭义扬子地块周边的古生代、中生代坳陷区内,即稳定地块与活动地块之间的构造过渡带。明显受构造控制,具有分级控制特点,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着金矿带的分带,旁侧次级断裂,短轴背料或穹隆控制着矿床,更低序次断裂控制着矿体的定位。
1995年Z1期 247-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 汪劲草,王正云,肖龙,尹意求,耿文辉
初洞岩体是一个罕见的复杂地质体。它以其独特的岩石外貌、多期次的矿物世代、罕见的组构特征及复杂的变形机制而不同其它岩体。在研究其岩石结构构造基础上,对反映其成因信息的组构特征进行了理论解释,并将其命名为流改质碎斑岩──一种底辟构造岩。进一步研究后提出:流纹斑岩、碎斑熔岩及流纹质碎斑岩组成“三位一体”的次火山侵入杂岩体,并依此建立起特殊构造环境下岩石分阶段逐渐自碎的一种新底辟构造机制。
1995年Z1期 252-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王正云,汪劲草,尹意求,耿文辉,杨明寿
根据桂东南金银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典型金银矿床的硫、氢、氧、铅同位素、稀土元素、矿物包裹体流作组份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提出了桂东南金银矿床的混合岩化─岩浆热液型和变质─岩浆热液型的成因类型,并建立了桂东南金银矿床的成矿模式。即地槽发展时期形成矿源层,变质─混合岩化作用促进金银组份活化迁移与初始富集,剥离作用使金银组份再次迁移富集;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成矿。
1995年Z1期 257-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李赋屏,耿文辉
通过桂东南混合岩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银矿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该区破碎带蚀变若金银矿床为混合岩化复合效液矿床。
1995年Z1期 263-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尹意求,陈大经,杨继仁,尤泽峰,李嘉兴
阔尔真阔腊金矿床是准北地区首次发现并确认的海西期火山岩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也是准北区带项目金矿地质找矿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形成于海西期萨吾尔山古岛弧构造环境,并与富钠质安山岩建造、中性侵入一次火山杂岩体以及钠长斑岩脉存在着密切的时空关系和内在的成因联系。
1995年Z1期 267-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杨明寿,王正云,尹意求,汪劲草
龙水金矿床的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具有五角十二面体为主,立方体为辅聚形的粗晶压碎的特征,其热电性标型在Ⅰ号矿脉带、17号、19号矿体160m中段以上为空穴型,其深部出现电子型,根据黄铁矿热电性变化特征,预测深部仍有一定的找矿远景。
1995年Z1期 271-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谷湘平
研究了不同程度变生褐帘石及其热处理样品的红外光谱变化特征,提出其变生的红外光谱定量标志──变生反M=■(6-N)(N为750-200Cm-1范围的谱带数)。分析了变生作用中褐帘石晶格内离子基团的变化,结合晶体结构分析,提出褐帘石红外光谱中450、510cm-1附近的两个谱带分别系结构内孤立硅氧四面体SiO4及群体硅氧四面体Si2O7的弯曲振动谱带。
1995年Z1期 275-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杨树德
我国锡矿资源丰富,锡矿床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伴生银,且大部分具有综合利用价值。据广西、云南主要锡矿初步统计,伴生银总储量上万吨,有的过大、中型银矿规模。伴生银在矿床或矿田的时空分布上,或是在矿物共生组合、元素相关关系上,都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为指导伴生银的找矿和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对锡矿中的伴生银选矿工艺矿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银系以独立银矿物形式存在或以分散态形式集中于锡矿石的某些硫化物、硫盐等矿物中,这些含银的载体矿物可作为锡的副产品进行回收,银则可顺便回收。
1995年Z1期 280-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 黄松,丁俊华
对我国有色金属矿床中自然金的成色进行了系统论述.根据46个矿床近1000个自然金成色数据综合归纳,首先对Au-Ag系列矿物进行了分类和命名,并对各类型、各矿种、各矿床中的自然金成色特征进行了总结,并详述了影响自然金成色的因素.
1995年Z1期 287-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 赖来仁1995年Z1期 293-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李启津,杨国高,侯正洪
平果三水铝矿与一水型堆积矿同产于一个层位,三水铝石赋存于堆积矿的准胶结物中(俗称泥巴).准胶结物含Al2O3约40%左右,有效铝硅比为3~6.45.研究表明,该矿层的成矿物质均来源于二叠纪沉积型黄铁矿一水硬铝石铝土矿。三水铝石是硫酸成矿作用下的产物.
1995年Z1期 299-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朱桂田,龙萼恒
根据我国宝玉石资源分布特点、市场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认为我国宝玉石矿产虽然分布广、矿种齐全,但成型矿床(特别是高档宝玉石矿床)不多,探明储量不足,且开发程底低,供求矛盾大。从而指出要从思想上认真重视宝玉石资源的开发、保护工作,特别要加强找矿地质勘探工作,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宝玉石资源短缺的面貌。
1995年Z1期 303-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 喻铁阶,何政才
我国主要有色金属矿床中蕴藏的宝玉石资源十分丰富,许多宝玉石都与有色金属矿床共生或伴生,大约有二十多个品种,云南、湖南省的祖母绿、金绿宝石,新疆等省区的海蓝宝石、碧玺、紫牙乌、丁香紫、芙蓉石以及贵州产的贵翠,甘肃产的红碧玉等。有色金属矿产中的宝石具档次高,质量优,品种齐、数量多、规模大之特点,在目前全国宝玉石矿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995年Z1期 310-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何政才
通过显微镜、X-光衍射、红外光谱、差热以及化学分析等对东兴石产出地质条件、物质组分、物化性质和影响东兴石质量的因素等作了研究,为开发利用东兴石资源提供了依据。研究认为:东兴石主要由绢云母、叶蜡石、高岭石以及白云母、绿泥石、硬水铝石等组成,其成因类型属于接触交代热液蚀变型矿床。根据矿物组合作了类型划分和加工试验证明:东兴石符合石雕工艺要求,是制做山水、人物、鸟兽、印章等较理想的原料。
1995年Z1期 316-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张刚生,赵书玉
采用吉林大顶山膨润土矿原上来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湿法生产加工工艺条件的探讨,优选出制备活性白土的方法,其产品适用于油脂脱色工业。
1995年Z1期 320-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李艺,覃朝科
非金属矿微粉由于具有十分优异的物化性能和工艺性能而成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桂材料,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的许多领域。微粉也是一种高附加值产品,因而刺激和促进了世界各国的微粉生产。综合分析微粉生产的发展状况和微粉产品的市场概况等方面的调查资料,指出了微粉的开发利用前景.
1995年Z1期 323-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覃朝科,李艺
地开石是高岭石亚族矿物,具有许多优良的物化性能,经深加工可生产出新型的优质铜版纸涂布涂料.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浙江某地开石矿生产铜版纸用涂料的工艺及其应用的试验成果。
1995年Z1期 328-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周奇明,张茂忠,屠惠民,李水明,区杏
新寨矿泉类型属于低钠、低矿化度的含氡偏硅酸矿泉水.偏硅酸平均含量45.43mg/L,符合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氡平均含量306Bq/L,符合国家医疗饮用矿泉水标准,也符合欧洲和日本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宏量元素和徽量元素,如:Cu、Mg、Fe、Sr、Zn、Se、Ge等,水化学成分稳定。
1995年Z1期 332-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徐振超1995年Z1期 337-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刘靓娴,肖人岳1995年Z1期 34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张兆京,朱明忠1995年Z1期 34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马滋宇1995年Z1期 348-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肖人岳,肖树建
找矿预测专家系统,系统地使用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信息预测深部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经新疆哈密地区香山岩体上应用,设计两个验证钻孔都已打到工业矿体。
1995年Z1期 351-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 谢瑞娟,龚涛,朱寿松
开发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软件,能帮助人们减轻复杂而频繁的人工劳动,能提高工作效率。该系统的开发,促进了职称改革的规范化、统一化。
1995年Z1期 357-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贾国相,阳翔,徐庆鸿,姚锦琪,黎绍杰,颜自给,陈远荣,栾继深,刘鸿端
在TX天然气田(藏)上方和周边的综合化探异常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成气成油区段的位置。特别是以CH4、C2H6、C3H8、△C指标在气田上方所具有的顶部晕和吸附相态Hg、Ks、Fe2+元素指标在气田周边形成的半环状晕,二者形成的镶嵌结构。其镶嵌结构地段正好指示地下深部天然气田分布中心位置的特征,是天然气综合化探寻找天然气田重要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和异常评价的判别依据.
1995年Z1期 360-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赵友方,栾继深,姚锦琪
通过金窝子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成晕机理、金矿床原生晕分带特征的研究,总结出金窝子石英脉型金矿床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成矿成晕综合地球化学模式。
1995年Z1期 363-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 庞春勇
总结了典型的砂卡岩型铜矿床同位素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我国矽卡岩型铜矿床成矿岩体(87Sr/86Sr);一般在0.706~0.710变化,岩体为幔壳混合源型.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均匀、稳定,特别是铀铅,206Pb/204Pb=17.075~18.100,207Pb/204Pb=15.337~15.635,比值变化小,而208Pb/204Pb比值变化稍大,矿石铅源主要来自成矿岩体.矿石δ334S值集中在-3.4~+5.9%之间,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水为主,晚期有大气降水、地层水的加入,一般δD(SMOW)为-32‰~-75‰;δ18O(H2O)为+4.7‰~+7.9‰;δ13C(PDB)值集中在-6.8‰~+1.4‰,表现为岩浆碳与地层碳的混合.
1995年Z1期 368-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 郭新生,陈民扬
我国主要的变质岩型铜矿床H、O、S、C、Pb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热液具热卤水和地热水特征,成矿物质属深部来源,此外,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对变质岩型铜矿床的同位素的组成和分布亦产生一定的影响。总的来看,我国主要的变质岩型铜矿床与裂谷坳陷带大型喷气热液活动有关。
1995年Z1期 375-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俸月星
应用铅同位素方法,对水洞岭和桑树坪区段的铅同位素特征与桐柏大河铜锌矿床进行对比,认为水洞岭地段寻找优地槽块状硫化物层控型矿床有利,深部找铜矿有一定希望。
1995年Z1期 379-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黄新华,吴国良,郭陀珠
选择AG50W—X8阳离子交换树指,用0.46mol/L硝酸一次分离提取铷,用2.06mol/L盐酸分离Fe+++、Al+++、Ca++等干扰元素,然后收集锶,再将锶经国产71-616×20×0.7H+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用1.7mol/L盐酸分离残余Al+++、Ca++。最后用3.4mol/L盐酸提取出纯净的锶。方法适用各种岩石和矿物。本法优于国内其它方法的特点是仅分离一次可提取出纯净的铷同位素质谱分析样品,提高了分析的精密度、准确度。
1995年Z1期 389-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郭陀珠,郑桂英
方法在Dowlx1-x8或AG1-x8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用0.1mol/L氢溴酸作洗提剂,成功地将Ph(Ⅱ)与Fe(Ⅲ)、Zn(Ⅱ)、Ca(Ⅲ)等十多种元素离子一次分离,6mol/L盐酸解析铅,制备出纯度高的铅同位素质谱分析样品,提高分析准确度及精密度,方法简便、快速、适应各类岩石及矿物。
1995年Z1期 394-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周亚敏1995年Z1期 398-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陈远盘
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XRFS)分析中修正比例常数法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主要用来测定8~24K黄金首饰样品中的主、次元素含量。
1995年Z1期 404-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蔡树型,区杏,邓水平1995年Z1期 410-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谈耀麟1995年Z1期 415-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 宋臣声,曾骥良,陈昌益,王声远,郭其悌1995年Z1期 421-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程钟寿
70年代初,我国开始研究人造金刚石聚晶,同时探索其在岩心钻探中应用,并获得成功。聚晶地质钻头已形成系列、聚晶切削具形状增多,磨削比高达1:10万。聚晶钻头在钻进软至中硬岩石,钻进效果显著,钻头寿命最高达684.17米,绳索取心钻头提钻间隔高达57.81米/次。可替代硬质合金钻头,提高钻探经济效益。
1995年Z1期 426-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程钟寿1995年Z1期 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卢立生,杨昌源,际永才,肖玉春
研究了金刚石合成过程中不同时期触媒金属全相组织的变化,讨论了人造金刚石的合成过程,给人造金刚石合成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客观依据。最后作者阐述了自己对转化机理的见解。
1995年Z1期 432-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 杨昌源,郭必弘,卢立生
在国产铰链式6×800吨压机上,选择合适的条件,使用再生触媒合成出优质的粗粒金刚石,并对合成出来的粗粗金刚石进行强度测定和热失重分析,证明金刚石的质量很好。
1995年Z1期 437-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郭必弘
设计钛阳极篮和钛阴极板组成电解装置,取代了传统的盐酸电解法中以玻璃钢篮加石墨铜棒的阳极装置和以铁板作阴极板的阴极装置,并将盐酸电解波改变为以硫酸镍为主盐的酸性电解液,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电解速度提高了三倍,同时可在阴极上回收纯度较高的镍钴合金板,阳极上回收二氧化锰。镍钴金属回收率达90%~94%,纯度在97%~99%。电流效率达66%~85%,电解时无有害气体及废水排放。
1995年Z1期 441-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劳善冬,吕智,林峰,邓欣,肖玉春
在研究国内外不同厂家的10种金刚石多晶产品的成分、相组成、显微结构的基础上对目前实用的钻进用金刚石多晶体进行了分类。目前钻进用金刚石多晶体产品主要有D-Co(D表示金刚石),D-Si和D-Si-Ti三个系列。根据结构可分为金属陶瓷型(再结晶型)和陶瓷型两类。D-Co为金属陶瓷型,D-Si和D—Si-Ti为陶瓷型。金属陶瓷型多晶体的粘结相是金属或合金,金刚石颗粒之间通过聚集再结晶连成连续的网状骨架,粘结相分布于颗粒之间的空隙处(再结晶型则有较多的孔隙),陶瓷型多晶体的粘结相为碳化物,金刚石颗粒靠粘结相粘结在一起,粘结相连续分布。多晶体中普遍存在石墨相。
1995年Z1期 44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 莫时雄1995年Z1期 449-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赵海奇,李秋芳
通过对人造金刚石进行整形处理,采用适当的工艺,把连聚晶分离成单晶,对不规则的晶体进行浑圆化处理。整形后人造金刚石的连聚晶可控制在5%左右,经分选后可选出一定比例的高品级金刚石,既保证了金刚石质量的稳定性,又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995年Z1期 452-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麦荣胜,殷声1995年Z1期 457-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张巧云
联系多年的工作实践,具体阐述了本馆具特色服务的工具书阅览室,集藏、借、阅览一体化的诸多优越性;真正体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提高了工具书刊的利用率;便于综合管理,开展情报文献的综合服务;可节约经费,减少浪费,方便采访;有利于优化图书馆的人才结构,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的自身素质等等。
1995年Z1期 462-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李水明1995年Z1期 465-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