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伟,张德会,陈紫英
石板沟金矿是一个与韧-脆性剪切带有关的变质热液金矿床。根据捕获在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叙述了成矿流体的特征,讨论了成矿机理和矿床成因。
2003年04期 503-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邵拥军,彭省临,赖健清,吴淦国
凤凰山铜矿为中低温以岩浆热液为主的矽卡岩-斑岩复合型矿床。在分析其流体包裹体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成矿流体中矿质的迁移和沉淀机制及含矿斑岩体的形成和成矿动力学机制。
2003年04期 508-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姜俊
萨热阔布金矿既受层位和沉积相控制,又受后期构造—岩浆作用的叠加改造或再造所控制。萨热阔布金矿的形成经历了两个成矿阶段:早期断陷火山—沉积盆地阶段,形成了火山—热水沉积预富集层(有的可富集达到贫矿层)和VHMS型铅锌多金属矿化;晚期(造山过程中)由于构造作用改造和再造,在构造有利部位形成金的工业富集。
2003年04期 511-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潘彤
钴广泛应用于军事、钢铁、电器、机械等方面,它具有亲铁亲硫的双重性,在各类岩浆岩中的分布不均匀,由超基性岩向酸性岩,钴的含量迅速降低。我国钴矿资源呈现富矿少、贫矿多的特点,并且钴矿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新疆、吉林、陕西、云南、四川等地。按照矿床形成的成矿环境、矿床岩石组合,矿床类型划分为: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硫化物钴矿、与海相火山喷发有关的钴多金属矿、与斑岩有关的铜钴矿、与砂岩有关的钴矿、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矽卡岩铁钴矿、与风化作用有关的钴矿等六类。
2003年04期 516-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陈梦熊
以湖南湘西金矿及其外围(东部)脉石英为例,研究了脉石英包裹体的气、液相成分特点,提出包裹体中的CO2、HCO-3、CO2/H2O、HCO-3/Cl-及离子总浓度(ΣI)可作为评价石英脉含金性的标志,并总结出石英脉含金性评价的矿物学特征,预测了湘西金矿外围四个工作区的成矿远景。
2003年04期 519-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普传杰,秦德先
腾冲-潞西金成矿带是云南省重要金成矿带之一。通过分析其地质特征,解剖矿带内典型金矿床,讨论矿带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进而提出了矿带内两个重要矿化集中区(段)。
2003年04期 523-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高俊
龙脖河铜矿区东矿带铜矿资源量已达大型规模,其含矿母岩为一套深海相变钠质(含铜)基性火山岩,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与大红山铜矿区火山岩相似,成矿地质环境相同,推测其深部可能还赋存有大型块状硫化物型铜铁矿床,是较具找矿潜力的地区。
2003年04期 526-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王勇
铜山铜矿主要控矿构造为F1断裂,主矿体的产出部位及产状形态严格受其制约,构造扩容带是矿体赋存的主要空间,通过地质、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对矿区周边部进行了构造预测。
2003年04期 530-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秦全新
香山西段钛铁矿床产于杂岩体钛铁辉长岩中,受杂岩体中环状锥形裂隙控制,是一种全岩矿化钛铁矿床新类型。
2003年04期 533-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汪明灿,衣存昌
七星河金矿床是老柞山大型金矿床外围的一小型矿床,矿床的形成与地层、构造及岩浆岩活动有关,根据矿床分布规律可确定找矿方向。
2003年04期 536-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姚锦其,王国华,付瑞忠
根据板深22井中不同地球化学指标的背景含量和异常特征,重点探索和总结了不同油气层的化探指纹指标,并根据地表指纹指标的异常组合、配套关系及异常特征,对油气层的埋深进行了初步预测,为今后该地区地表开展预测油气藏埋深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地球化学依据。
2003年04期 540-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李公正
李坝金矿区金矿(化)体与断裂构造密切相关,但区内构造复杂,第四系黄土覆盖层厚,必须运用物探方法寻找隐伏矿(化)体并解决断裂构造问题。根据矿化岩石与围岩幅频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特征,选用双频偶极激电方法测量,结果表明:双频偶极激电法在李坝金矿区可直接发现金矿(化)体,并根据Fs异常的平面分布特征可推断隐伏的断裂构造。
2003年04期 545-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李赋屏,周明芳
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业生产现状,提出应全面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战略。阐述了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的实施步骤。
2003年04期 549-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李毅,谢文兵,董志明,林吉海
着重分析尾矿堆存存在的主要弊端,通过对尾矿的整体利用和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研究,指出走尾矿产业化道路是实现我国矿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3年04期 552-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王湖坤
针对有色金属矿山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所形成的地下采空区可能引起地面变形塌陷,露天采坑边坡及排土场可能会引起滑坡、泥石流、尾沙库溃坝等环境地质问题,提出在矿山关闭后如何采取预防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开展"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复垦绿化露天采坑、排土场及尾沙库的三项措施,从而达到保护矿区环境的目的。
2003年04期 556-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伍磊
广西平果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赋存于岩溶洼地、谷地中的红土层中,可供露采,储量丰富,矿石具有中铝、高铁、高Al/Si比、低硫等特点,矿石的绝大部分由硬水铝石、针铁矿、赤铁矿和高岭石组成,含量约占85%,其它矿物含量甚少,是国内罕见的能运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优质新型铝土矿资源。
2003年04期 559-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张东红
在测量铜矿石含铜品位方面,用X荧光分析方法代替化学分析,其快速、方便、经济的特点已得到充分肯定。由于样品加工程序繁琐复杂,尝试采用放宽粉样粒度条件,减轻样品加工工作量。通过试验,选择-30目作为荧光分析的粉样粒度,能满足实际生产和技术的需要。
2003年04期 563-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廖春霞
为使样品加工粒度200目的过筛率平均达到98%以上,满足X荧光分析对样品粒度的基本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假颗粒存在并影响着过筛率,通过分析假颗粒的成因,找出了有效抑制假颗粒的办法——加入酒精在一定的条件下能抑制假颗粒的产生并能保证样品加工粒度达到200目过筛率平均在98%以上。
2003年04期 56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张静,肖筱瑜
通过对膨胀石墨表面SEM及红外光谱的测定发现,膨胀石墨表面具有发达的孔隙,多为中孔或大孔,且带有非极性基团,因此非常有利于非极性大分子的吸附,但膨胀石墨极轻、易碎,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局限性。以润滑油为非极性吸附物,运用改变密度及粘接技术增强膨胀石墨强度,同时研究了密度及粘接剂比例与吸附量的关系。
2003年04期 571-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容穗红,王想勤
分析了软土地基上预制桩承载力的时效性机理,介绍几种研究承载力时效性的经验回归公式,结合工程说明应充分认识承载力时效性的科学性和利用这种规律潜在的经济效益。
2003年04期 574-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单莲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阐述了建立地理信息系统过程中,如何解决系统模型建立、系统的空间坐标系统、数据质量问题和系统的质量体系等重要问题。
2003年04期 57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张玲,王滋平,邓贵安
地质论文中的插图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根据地质科技期刊对其插图的要求,应用各种绘图软件制作插图,经对比认为MAPGIS是一种方便、快捷、功能强大、最适合制作地质插图的矢量化软件。
2003年04期 580-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