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大经,黄有德,谢世业
高龙金矿赋存于滇黔桂裂谷右江裂谷带,区域上为一高的地热场环境,矿床形成于相对封闭的、具还原性地球化学障的局部洼陷,矿区具灰岩同生角砾岩、硅化构造角砾岩及生长断裂等同沉积断裂构造系统,矿体为多层的似层状、层状、并与脉状矿体共存,矿石具角砾状、层纹状构造及草莓状结构,矿床具"底蚀"特征,同时论述了硅质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据此提出矿床为热水沉积型金矿。
2003年05期 583-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侯树桓
六批叶沟含金剪切带位于吉林夹皮沟金矿以南的三道溜河一带,属夹皮沟金矿NW向控矿构造的南东延伸。通过对含金剪切带的空间展布、岩石组合、变形结构特征和金矿化特征等的初步研究,认为剪切带内的金矿(化)体是多次含矿热液活动叠加的结果,产于脆-韧性剪切带内的金矿床,具有大型规模远景。初步认为主要成矿期是中生代微晶闪长岩定位之后的晚印支期。
2003年05期 589-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程彧,张东旭,田继孝
李坝式金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分为成矿元素初始富集期和构造叠加热液改造成矿期,岩浆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矿床地质体物化条件而促进矿化体的形成,并有部分岩浆物质参与成矿。该矿床与国内外经典卡林型金矿床具有较大的可比性,但是由于缺乏低温矿物组合以及与岩浆活动的亲密性证据,该矿床应属广义上的卡林型金矿床。
2003年05期 594-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何俊国,周永章,张澄博,杨志军,石贵勇,付伟
云浮金子窝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广东四会-吴川构造带与肇庆-海丰纬向构造交汇部位。主要控矿条件包括基底地层、岩浆岩、构造等。主断裂派生的次一级断裂交切部位控制了矿床的定位和空间展布。寒武纪地层的W、Sn等元素含量较高,是重要的矿源层。后期的热事件使成矿元素发生重新分布。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使锡等成矿元素在矿液中逐渐富集,并在压力驱使下沿构造裂隙上升,在围岩中有利地段充填交代形成矿床。矿床存在垂直方向变化。根据矿体在空间上的原始展布和变化规律,对矿区边部和深部之隐伏矿体进行了预测。
2003年05期 598-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高柏,孙占学,张文,卫中元
通过水文地球化学调查,分析了沙麦盆地水文地质条件、水化学类型、放射性异常分布特征,并根据地下水中与铀相关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因素等研究,确定了铀的成矿远景区。
2003年05期 602-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吴志强
梅仙铅锌银矿田形成于裂谷成矿环境,具有块状硫化物矿床特征,成矿物质和成矿热液有多来源特征,成矿经历了同生沉积、变质改造和岩浆热液叠加三个阶段,并与闽中裂谷带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提出了"三阶段"成因模式。
2003年05期 606-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周曙光
铜山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的重要矿床之一,对其成矿物质以前多认为来自单一的岩浆期后热液。通过综合分析成矿元素在各地质体中的分布及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其成矿物质来源复杂,具多源性;不同类型矿石其成矿环境不同;围岩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花岗斑岩岩体、层间滑脱构造及有利围岩组合是矿床成矿的主要因素。
2003年05期 610-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牛文革,李耀辉,田恪强
通过对冷岗铁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的分析,认为该矿床是在火山-沉积作用形成的含铁建造基础上,经区域变质作用,再次交代富集而形成的铁矿床,该矿床受地层、变质作用、构造等多重因素影响和控制。
2003年05期 613-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刘伟,范永香,余金元,徐立明
陇南的阳山金矿床是产于泥盆系浅变质岩中的特大型金矿床,通过对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的温度、盐度、密度、成矿压力及δD值等方面的研究,综合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具有浅成、中偏碱性和弱还原环境的成矿特点,综合分析认为成矿可能主要与低温热液作用有关。
2003年05期 616-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杨海生,周永章,杨志军,张澄博,杨小强,付伟
湖南二叠系层状硅质岩石SiO2含量为66.63%~93.66%,平均值为81.10%;TiO2和Al2O3较低,As、Sb富集,稀土总量较低,具有δCe和δEu负异常,与典型的热水沉积硅质岩相似。反映了湖南二叠系层状硅质岩的形成与热水沉积作用有关,并伴有正常沉积的混染,形成环境为弱氧化环境。
2003年05期 622-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邵拥军,彭省临,刘亮明,吴淦国
着重探讨了凤凰山岩体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从地球化学的角度分析了岩体的成因,认为凤凰山岩体为复式岩体,形成于燕山晚期。原始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碱性玄武岩浆,成岩构造环境为造山带和岛弧环境,成岩过程中经受了钙质围岩的同化混染。
2003年05期 627-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彭卓伦,彭明生,徐庆鸿
通过对缅甸硬玉的差热分析和紫外荧光光谱研究,发现不同颜色硬玉的紫外荧光谱中的617nm处的谱峰,可能是Cr引起的;对不同颜色硬玉进行的差热分析表明,其熔融温度略有不同,说明其生长环境有一定差异,而硬玉也可能是较好的耐热材料,具一定的开发潜能。
2003年05期 630-631+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刘中杰,王学贞,张喜周,李红超,王福贵
霞石正长岩是安阳市的优势特色矿产,是发展新型节能节碱玻璃、陶瓷的原料,高起点、高投入地作好霞石正长岩的开发利用,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选择,也是发展包括安阳在内的河南省玻璃和陶瓷工业的重要途径,其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建议安阳市霞石正长岩生产规模设计为20万吨精矿/年。
2003年05期 63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徐文炘,李蘅,郭陀珠
通过赵家台叶蜡石各种特征的研究,发现我国使用的传压介质材料不是纯的叶蜡石矿物,化学成分具有SiO2低、Al2O3高的特点;叶蜡石矿物与杂质矿物热膨胀系数绝缘程度应相近,并呈交织结构。
2003年05期 636-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谢业文
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矿业开发在循环经济中应发展清洁生产、废弃物利用、矿山周边找矿、平衡销售、替代产品、污染治理等技术研究和科学管理,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2003年05期 639-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庞春勇,周永章
矿业开发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干扰生态环境平衡、诱发大量的环境地质的灾害问题。以前对矿山项目的环境评价和环境审批往往仅是局限于大气、地表及水体等常规环评因素,而对矿区岩石的生态功能、矿震、滑坡、崩塌及塌陷等不利地质因素评价涉及甚少,导致对潜在地质灾害认识不足而造成损失;文章指出矿业开发环境评价中应加强生态环境地质评价、促使地质环境监督和环境监理协调进行;提出矿业开发中环境影响的生态环境地质评价框架。
2003年05期 641-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周奇明,胡道顺,吴开华,蒋文君
灌阳县果林土壤退化严重,主要表现为土壤贫瘠化(包括土壤肥力退化、土壤营养元素衰竭)及土壤侵蚀。要解决土壤退化问题,保持灌阳的水果基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加强综合研究、科学管理、优质品种的栽培等方面的工作。
2003年05期 645-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刘之葵,梁金城,黄英娣
人工挖孔桩在挖孔后,孔壁周围土体将会产生应力集中。利用弹性理论,推导了孔壁周围土体的应力计算公式,并用莫尔—库仑极限平衡准则对孔壁稳定性进行判别。
2003年05期 648-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陈永琳,张远飞
以Windods系列操作系统引起的网络故障为主线,对Windows的组网模型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同时以网络的软件故障分析为重点,较为系统地探讨了逐层剖析网络故障的方法,并把在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中的一些实际经验介绍给读者。在案例中分析了由Windows98(第二版)引起的一个网络常见故障问题。
2003年05期 651-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陈爱兵,秦德先,谈树成,余阳先,普传杰,黎应书
变异函数是地质统计学的核心和基本工具。它既能描述区域化变量的空间结构性变化,又能描述其随机性变化,而且它的计算还是许多其它地质统计学计算的基础。在阐述了地质统计学原理和变异函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个旧锡矿X号矿体的地质特征,对该矿体Sn品位进行了变异函数的模拟和结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质解释。
2003年05期 656-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李公正,张玉池,周明芳,李平
介绍瑞利面波的勘探原理及其速度与体波速度和地基承载力之间的关系,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瑞利面波技术在工程勘察和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2003年05期 661-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