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汉光,葛良胜,邹依林,邢俊兵,武玉海
冈底斯地块上的中新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是北部班公湖-怒江和南部雅鲁藏布两个特提斯演化及其后的陆内汇聚碰撞造山和后造山伸展等大地构造事件的完整记录。地块上的中酸性岩浆活动可划分为三个带,其中北部岩带岩浆岩形成于燕山期,其类型从早期的I型到中期的过渡型再演化为晚期的S型,分别形成于板块俯冲-缝合-碰撞等构造条件下,是北部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演化的集中反映。中部和南部岩浆岩带则集中体现了南部雅鲁藏布特提斯时空演化的完整经历,其中,南部岩带岩体以燕山晚期为主,喜山早期次之,成因及形成环境与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作用密切相关(燕山晚期),同时俯冲结束后的同碰撞条件下的岩浆活动在该岩带内也有明显的反映(喜山早期);中部岩带岩体以喜山早期为主,燕山晚期次之,岩体大部分为同碰撞环境下岩浆活动的产物,它表征了随着洋壳板块向北俯冲程度的加深和强度的加剧,岩浆活动中心在不断向北迁移,并最终缝合碰撞的过程。因此,该岩带内岩浆岩主要形成于俯冲的晚阶段及缝合后的同碰撞条件下。喜山晚期的小斑岩体实际上广泛出露于整个冈底斯地块上,它反映的是该区在经历了碰撞造山后发生的陆内伸展的构造过程。
2005年02期 10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于凤金,王恩德,闫鹏仁,杨铁军,张润峰
产于辽宁省清原地区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中的红透山式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往应用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岩石化学等地球化学特征,在原岩恢复、时空演化、矿床成因等基础地质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该类矿床地层(矿体)中微量元素、卤族元素、汞元素、硫同位素及容矿岩石的岩石化学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其对清原地区寻找红透山式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的地质找矿意义。
2005年02期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张万良,刘德长,李子颖,张景波
江西省安远-寻乌地区位于地幔隆起部位,为一热隆伸展构造区,称安远热隆。在阐述安远热隆基本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化学)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热隆边部火山盆地中铀矿成矿潜力较大,具有进一步勘查的意义。
2005年02期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刘志远,金成洙,王荣湖
对金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的特征;富含Ca2+、Mg2+、K+、Na+、SO42-、CO2等;主要来源于变质水和大气降水,部分来源于岩浆水;流体的性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一定的变化,矿床的形成主要是两期流体成矿作用的结果,早期为变质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晚期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认为不同种类流体的混合、单一流体不混溶分离作用及盐水体系中有机质的参与是金沉淀成矿的主要因素。
2005年02期 12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刘志明,袁志林
在总结保定西部地区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矿床与上黄旗—乌龙沟、紫荆关—灵山两大深大断裂以及受深大断裂控制的NE向展布的岩浆岩带的关系,提出了区内矿床集中分布于杂岩体的低角度的舌状突出部位和近SN向断裂与近EW向断裂交汇处锐角区域的观点,并对该区的控矿因素作了全面分析,指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2005年02期 134-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尹维青,李生路,刘成忠
阐述了内蒙古驼峰山铜-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成矿与韧性剪切糜棱岩化之间的关系,提出成矿物质来源于二叠纪地层及燕山期火山-次火山热液活动,成矿作用与韧性剪切糜棱岩化及后期火山-次火山岩(浅成-超浅成侵入体)密切相关,以后期热液叠加作用为主。
2005年02期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覃海灿,傅杨荣,张小文,杨昌松
重点介绍王下金矿区的地质特征及区内主要矿脉体(V-1号矿体)特征,同时,对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作了一定的分析,初步总结了V-1号矿体在王下牙老北矿段的成矿规律,指明了本矿区的找矿标志及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2005年02期 14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刘晓峰,王力群,王磊,刘宏君
通过对正河金矿的构造控矿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作用的讨论,认为蚀变矿化带受控于次级背斜,为背斜核部的轴面劈理化带,山阳-凤镇深大断裂是该矿床的导矿构造。该矿床成矿作用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演化过程,成因为热水沉积-变质变形-构造热液改造型矿床。
2005年02期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朱文凤,朱桂田
通过对广西龙头山金矿床黄铁矿的显微镜下特征、化学成分特征和微量元素含量特征与金矿化关系进行的研究发现,黄铁矿与金矿化密切相关;黄铁矿的颜色、晶粒受力破碎程度和被后期矿物交代、氧化程度均与金矿化有较大的关系;金矿化还与铋的关系密切,说明金矿化的多期次、多阶段性;黄铁矿的Co/Ni比值均大于1;As的含量较高,平均为863×10-6;Fe/S质量分数比值均小于0.871,表现为铁亏损;随着Fe/S比值的增大,金品位有增加的趋势;且S、Fe原子比不是严格的2∶1,而是略微偏大,并随S/Fe原子比的减小,金品位有所增加。光片统计结果表明,单体金矿物占73.57%,包裹于黄铁矿中的金矿物占26.43%,这种嵌布关系有利于金矿物的回收。
2005年02期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刘国范,朱广彬,杨振军,马庚杰,秦爽
通过工作实践认为,大坪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火山喷流沉积—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富集的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区域上NWW—SEE向晚元古—早古生代形成的裂谷型二郎坪蛇绿岩套是本区找矿的最佳区段,具四个含矿层位。矿化、矿石、矿物、元素等成矿作用要素具明显分带特征,并与火山作用及喷流作用有关。区域构造、同生断裂及岩浆作用为重要控矿条件,而硫化物层、重晶石层、硅质岩是银-铅-锌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
2005年02期 159-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郜松杰,罗明强
对花山花岗岩体中金矿的围岩蚀变特征和围岩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蚀变模式。含金的围岩蚀变主要是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硅化和黄铁矿化,是寻找金矿体的蚀变标志,也是金矿体存在的重要特征。认为在豫西寻找金矿床,应拓展到花岗岩体中。
2005年02期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徐尚礼,李俊民,任鹏奎,林文山
哈尔汗(督冷沟)铜-钴矿床位于东昆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该矿床地质工作及研究程度极低,铜钴矿体明显受万保沟群基性火山岩层位及断裂构造控制。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及同位素特征分析,认为该矿床成因为火山喷气-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复合型矿床,具中-大型远景规模。
2005年02期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刘国印,王学明,杨长龙
从店房火山角砾岩体区域地质概况、基本地质特征及与其相伴的呈辐射状或同心环状分布的12条矿(化)体分布特点、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控矿要素与找矿标志等方面作出了较全面的总结,明确提出金矿床受火山角砾岩体或与其相伴的断裂复合控制,指出了找矿方向。
2005年02期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曹春祥,李能强
从锡铁山铅锌矿床小块体重样品原始测定数据入手,运用数学地质中的回归分析,建立了本矿床的小块体重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矿床储量计算提供了科学参数。利用回归方程法计算小块体重进而可以推广到所有贱金属矿床的储量计算中。
2005年02期 177-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贾国相,赵友方,姚锦其,黎绍杰,颜自给,周奇明
阐述在我国南方百色地区复杂的地球化学景观条件下,氡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能否有效地发现地下油田的分布范围并准确地圈出它们埋藏位置的应用研究成果。指出在百色盆地不同类型油田上方和周边都有较好的氡气异常显示,且氡气异常分布形态特征与笔者建立的异常模式相吻合。认为氡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在我国南方复杂景观条件下有较好的指示效果。
2005年02期 184-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陈树民,王学明,王夏涛
通过1∶5万分散流测量,在河南省店房-下蒿坪地区发现一处分布面积很大的Au、Pb、Ag、Hg、Zn、Bi、W等元素的组合异常。经对异常的地质查证、山地工程验证,发现一可供进一步详查的中型金矿床,金矿化类型为硅化石英脉型和蚀变破碎带型,金最高品位为14.30×10-6,预测金资源量(333)+(3341)大于10t,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
2005年02期 190-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李玉芹,苏士星,沈恒丽,雷慈昆,王学贞,李红超
唐山村金矿地处著名的崤山金成矿区,是主要的金成矿远景区之一。在成矿有利部位——拆离断层带及硅质岩带,1∶5万分散流测量呈现Au、Pb、Ag、Zn组合异常;1∶2.5万沟系次生晕测量呈现浓集中心明显的串珠状Au异常,并沿拆离断层带及硅质岩带呈带状分布;经原生晕测量验证均具有Au矿化显示。由此,充分说明了地球化学测量在唐山村金矿床勘查中的指导意义,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2005年02期 194-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段焕春,蒋文程,杨国富,周琳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文章阐述了三河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要站在战略高度,坚决关闭小矿山,保护环境,加快科技进步,树立矿业兴市和循环经济的思想,从而确保三河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05年02期 198-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黄丽珊
以汕头地区普遍存在的饱水淤泥土和粘性土为例,研究饱水粘性土与淤泥土的粘聚力和土体的含水量、液限之间的关系,指出饱水粘性土的粘聚力是变量,而不是常量,粘聚力与液限和含水量之差呈近正比关系。
2005年02期 20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苏阳,严大江
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原因,提出了裂缝控制的原则、措施及有害裂缝的处理方法。
2005年02期 204-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龚平玲,邓飞
利用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原理,确定砂土在某垂直压力下的抗剪强度与干密度的关系,并绘制曲线图,可避免人工处理数据的随意性,减小了误差。
2005年02期 207-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余勇,钱建平,袁爱平
利用分形几何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目前全球分辨率最高的商业成像卫星——QuickBird-2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资料,对广西高龙金矿区遥感线性构造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在0.250~2.000km标度范围内,用盒计维数法求得的全区的分维值D=1.660,回归直线的相关系数R=0.999,且已知的鸡公岩、金龙山和龙爱三个矿段均落在分维高值区。研究表明,就整个矿区而言,近EW向线性构造较近SN向线性构造更为发育。提出了两个成矿预测区,并利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成矿预测效果。
2005年02期 209-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杨自安,刘碧虹,邹林,张普斌,张建国
以宁夏固原县东部的黄土丘陵干旱地区为研究区,利用ETM的热红外波段进行地下水资源遥感调查,识别对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土壤植被、水系特征等综合自然体的遥感特征,分析研究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的环境条件,提取遥感找水信息异常,圈定找水靶区,为探水井设计及施工提供重要依据,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2005年02期 214-218+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2005年02期 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