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与地质

矿床地质

  • 论铜陵地区铜工业持续发展的资源勘查战略

    吕才玉;刘亮明;疏志明;赵义来;赵旭林;

    铜陵及其邻区的深部找矿仍然存在巨大的找矿潜力,找矿勘查难度主要表现在隐伏矿床的埋藏深度大、深部构造格架及成矿过程等找矿信息不足。要实现找矿勘查的高效增储,维持这一地区铜工业持续发展的战略,就必须对深部构造和成矿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发展找矿信息探测技术和钻探技术,提高矿床预测的准确度,使投资决策更快速、准确。

    2007年05期 No.123 495-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论新疆“西域系”构造与成矿

    李明;胡庆雯;田培仁;周圣华;

    新疆西域系构造是建立在多岛洋盆的构造基础之上,沿着新疆地壳结构面的地球动力学运动轨迹发展,是具有继承性、新生性和走滑性的一组NWW-NW向的构造体系,广泛发育在新疆乃至中亚地区,它以弧形(环形)、形、格状形式与先存构造碰接。构成岩体型、盆地型、断裂型三类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制约着矿床的生成乃至大-超大型矿床的存在。

    2007年05期 No.123 499-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 湘西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贵金属镍-钼-钒矿床的有机成矿作用

    罗卫;戴塔根;

    湖南西北部广泛分布的下寒武统木昌组黑色岩系中富含Ni、Mo、V,多处形成了镍-钼-钒多金属矿床(点)。主要可划分的类含矿岩性序列为:1含磷黑色岩系——镍-钼矿床;2碳硅质黑色岩系——钒矿床。研究认为,有机成矿作用对镍-钼-钒矿床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

    2007年05期 No.123 504-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460铀-钼矿床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探讨

    沈光银;

    460矿床是上世纪80年代在冀北沽源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西部发现的大型铀-钼矿床。在对该矿床野外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矿床地质详查和矿床专题科研报告的综合分析,对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研究结果表明,矿床受NE向断裂(F45)和火山构造的联合控制;火山活动晚期沿断裂和中心式火山机构侵入的次流纹斑岩体是矿床定位的决定性因素;铀-钼矿化主要产于次流纹斑岩体产状变异部位或接触带附近;容矿构造为次流纹斑岩体接触带构造、隐爆角砾岩和J3z3-5层流纹岩中的层间裂隙带。研究认为,铀矿化受断裂构造、火山机构、岩浆活动、热液蚀变等作用的复合控制,其中火山口-火山通道相的次流纹斑岩体是主要的控矿因素。

    2007年05期 No.123 509-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 乌奴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地球化学特征及评价标志

    王荣全;宋雷鹰;曹书武;贾继标;

    乌奴格吐山斑岩型铜-钼矿床是通过物化探方法于二十世纪80年代发现的,文章从岩石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入手,讨论矿床的蚀变矿化等特征。斑岩铜-钼矿床具有较强的蚀变特征,通过钻孔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计算了矿床原生晕垂直分带,由于乌奴格吐山斑岩型铜-钼矿体呈陡倾斜状态,故原生晕垂直分带与轴向分带相一致。根据所讨论的地球化学特征,确定某些评价标志,为额尔古纳成矿带南部(新巴尔虎右旗西部)寻找斑岩型矿床提供理论依据和找矿标志。

    2007年05期 No.123 515-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 河南商城汤家坪钼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

    马宏卫;

    商城汤家坪钼矿是近年在大别山地区探明的一处大型钼矿床。该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研究表明,成矿元素含量变化与花岗斑岩体空间位置、岩石类型、蚀变特征密切相关;在三度空间内,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严格受斑岩体控制;M o异常浓度分带清晰,其内带指示了钼工业矿体位置,中带反映了边界矿体和强矿化范围,外带反映了弱矿化和矿化蚀变范围。在对成矿地质背景、指示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2007年05期 No.123 520-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 罗村斑岩-角砾岩型钼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白凤军;

    通过对罗村斑岩-角砾岩型钼矿床所处的地质背景、含钼斑岩-角砾岩体、钼矿化地质规律、矿床成因等成矿地质特征的研究,归纳总结了含钼斑岩-角砾岩体内钼矿化规律,同时,对该岩体中的中细粒花岗斑岩体内的钼矿化作阐述。指出了找矿的方向和工程的具体布署,这对地质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2007年05期 No.123 527-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 安徽霍邱李老庄铁矿-菱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类型

    孙玉宝;

    霍邱铁矿田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处于北淮阳山字型构造脊柱部位,李老庄铁矿-菱镁矿床置于霍邱铁矿田中部。该矿床主要产于上太古界霍邱群变质岩系中,矿体赋存于富镁碳酸盐岩中,矿石类型可以分为菱镁矿磁铁矿石和蛇纹石磁铁矿石,各占25%。成矿物质来源于这些变质岩系的多层、分散的含铁建造矿源层中。依据矿床地质特征,结合矿石同位素地质和测年结果,并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李老庄铁矿-菱镁矿矿床为一晚太古代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矿床。

    2007年05期 No.123 532-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 湘南多金属矿集区的圈定及深大断裂构造在成矿中的控制作用

    唐朝永;张南锋;周兴良;刘利生;

    湘南多金属矿集区是一个世界级的多金属矿集区,包含有三条有色多金属亚成矿带。其成矿活动与深大断裂带关系密切,深大断裂为深部成矿物质提供了构造通道条件,控制了矿集区内多金属亚成矿带的形成和分布,深大断裂的交汇部位则控制了大型、超大型矿床(田)的产出。

    2007年05期 No.123 538-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贵州省三都县火烧寨锑-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向洪流;

    贵州省三都县火烧寨锑-金矿区位于贵州"三丹成矿带"上,该带已发现许多大中型矿床,如丹寨大型金汞矿、三都苗龙金矿、都匀牛角塘中型铅锌矿床等。该带延绵近两百公里,民采盛行,矿点星罗棋布。根据该区水系沉积物及次生晕等锑-金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火烧寨矿区采用地质填图、辅以槽井探等浅部工程综合找矿手段,初步查明了该矿区的基本地质、构造及控矿特征以及矿体的产出形态,这对进一步的找矿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007年05期 No.123 542-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 银虎曼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谢国敏;杨士辉;谢珂;

    银虎曼铅-锌矿床地处万沟多金属成矿带东段。二郎坪群火神庙组中Pb、Zn、Ag、Au等元素丰度较高,是主要的矿源层。通过地质找矿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该矿区是由火山喷流沉积—后期热液叠加富集的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

    2007年05期 No.123 546-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铜)矿带区域控矿条件

    胡庆雯;朱红英;周圣华;

    塔木-卡兰古铅-锌(铜)矿带位于塔里木古陆西南缘,NNW向晚古生代裂陷槽中。受NNW向同生断裂带的制约,矿带呈NNW向带状展布,等距发育的次级褶皱-断裂与主断裂交汇构造区控制着矿田等距分布。下部碎屑岩与上部碳酸盐岩过渡层位是铅-锌矿和铜多金属矿化的赋存部位,在上部碳酸盐岩层中形成碳酸盐岩型铅-锌矿,下部碎屑岩层中形成碎屑岩型铜多金属矿;富镁碳酸盐岩/白云质角砾岩是控制铅-锌矿化富集的主要岩性条件,碳酸盐岩/角砾岩与矿化密切空间关系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铅-锌矿床形成于泻湖沉积环境,具有海底热卤水喷流成矿成因。

    2007年05期 No.123 551-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 湖南桂阳县黄沙坪铅锌矿区岩石节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韦德贵;贺灵;庞保成;胡云沪;杨晓飞;曹雪春;安振寰;

    通过对黄沙坪矿区的岩石节理特征、性质、方位、序列关系的分析,发现了该区的三个方位的岩石节理优选组,第一组:90~°130°∠60~°80;°第二组:330~°30°∠40~°80;°第三组:180~°230°∠55°~85°。第一组节理较细小,均匀,但连续性一般。第二组节理粗细不均,具先剪后张的性质。第三组节理最为发育,较粗大,亦具先剪后张的性质。根据节理与应力的各种关系,结合黄沙坪矿区的区域构造活动历史和构造变形特征,认为第一组节理受印支期EW向构造应力的作用所形成,第二组节理受燕山中-早期SN向偶力逆时针扭动应力的作用所形成,第三组节理受燕山晚期EW向力偶顺时针扭动应力的作用所形成。讨论了节理与成矿的关系,认为第二组节理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2007年05期 No.123 55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 找矿信息量法在广西大厂矿田新一轮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何海洲;杨志强;

    在分析大厂矿田控矿条件,总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找矿信息量法对矿田进行综合成矿预测。选取作为成矿统计分析变量的地质、化探信息标志36个,按统计单元进行数量化取值,计算各标志的找矿信息量,据此选取有利找矿标志共22个。圈定预测靶区12个(Ⅰ类2个,Ⅱ类5个,Ⅲ类5个),对部分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2007年05期 No.123 560-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物探与化探

  • 双频激电在白岭多金属矿区新一轮找矿中的应用

    余友;刘伟;闫文强;

    介绍了运用双频道激发极化法在黑龙江省白岭铜-锌多金属矿区新一轮找矿工作中发现新矿体的过程。研究认为,该矿区内形态规整、相对低阻的双频激电异常多由铜-锌多金属硫化物矿体所引起,并以该实例来说明,利用双频激电法寻找深部的隐伏金属硫化物矿体是具有良好效果的。

    2007年05期 No.123 563-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 克克齐矿区铜矿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远景

    胡萍;

    克克齐矿区铜矿床分别产于石炭系中统本巴图组二岩段及上统阿木山组二岩段的海相火山碎屑沉积岩中,地表以铁帽的形式存在,岩石见褐铁矿化,探槽中可见有孔雀石。该铜矿床的成因类型是海相火山岩型。地下铜矿体的上方有明显的激电异常反映,激电异常应是本区寻找赋存在海相火山碎屑岩地层中铜矿体的找矿有利标志。文章论述了铜矿床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和矿床(体)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初步分析了引起矿致异常的条件和因素,对异常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找矿建议。

    2007年05期 No.123 567-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岩土工程

  • 土质边坡失稳的电阻率响应特征

    张玉池;温佩琳;

    利用边界积分方程法对土质边坡失稳地球物理模型的视电阻率进行了系统数值计算,研究了土质边坡失稳的电阻率响应特征,揭示了边坡从稳定→失稳演化过程的电阻率变化规律,从而实现了边坡失稳的电阻率响应特征的提取。这些特征信息的获得为利用电法勘探方法探测土质边坡失稳的滑动面或结构面位置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实时观测,预测预报土质边坡失稳提供了理论支撑。

    2007年05期 No.123 573-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深基坑复合支护结构监测分析

    胡贺松;彭振斌;张玉池;郑海中;

    某商业广场深基坑支护采用人工挖孔、排桩加锚杆及钢支撑联合支护结构形式。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本次监测项目、运用的监测装备及其监测进程,并对支护桩水平位移、桩身内力、桩侧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科学分析。

    2007年05期 No.123 576-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 深层搅拌桩在某住宅楼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唐欣然;

    以桂林某工地为例阐述了深层搅拌桩在深厚软弱地基中的设计、施工方法以及应用效果。

    2007年05期 No.123 580-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 红粘土地区水泥土的损伤研究

    李业君;周屹;郭培玺;

    红粘土是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土质,含有红粘土的地基土多具有上硬下软的特点,为天然地基软弱下卧层。应用损伤力学研究红粘土地区水泥土的损伤机制,通过试验得到有关参数,并且推导了红粘土的损伤演化及本构方程。

    2007年05期 No.123 585-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矿物研究

  • 广西车田沸石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申少华;付泽春;张欣;伍泽广;

    文章在总结车田沸石的晶形及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特征、红外光谱、差热-热重、X射线衍射等矿物学特征,以及耐热稳定性、耐酸碱稳定性、离子吸附与交换性能等资源特性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车田沸石的开发利用研究新进展,即利用其在低温煅烧和低浓度酸处理后可使其成为无定形非晶态物质的特性制备A型、X型、Y型和P型分子筛;利用其吸附和离子交换性能制备水处理剂、沸石型化肥、无机抗菌剂、干燥剂;利用其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特性制备沸石砖、橡胶和塑料的增强剂等。并对今后车田沸石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7年05期 No.123 589-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环境保护与地质

  • 辽宁省建平县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

    蔡发田;李祥才;付庆;敖颖锋;蒋振和;

    建平县日益突出的地质灾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该县地质灾害的有效治理已是摆在建平县政府和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在对建平县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县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议。研究认为,防治地质灾害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和大力提倡植树种草。

    2007年05期 No.123 594-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技术与方法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土矿中钾、钠

    陈忠书;金绍祥;

    采用自制封闭溶样器对铝土矿进行处理,在盐酸介质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于波长598.2nm处,测定N a2O的吸光度;于波长766.7nm处,测定K2O的吸光度。此方法适合对铝土矿中钾、钠的测定,具有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等优点。

    2007年05期 No.123 599-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快速测定化探样品中微量硒和碲

    韦山桃;唐沈;

    在沸水浴中用王水分解样品,以盐酸为还原剂,三价铁盐为干扰元素抑制剂(一般化探样品均含有铁,故无须另外加入),直接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探样品中微量硒和碲。方法检出下限分别为:LD(Se)=0.1ng/L;LD(Te)=0.01ng/L。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满足大批量化探样品中微量硒和碲的测定要求。用本分析方法测定不同基体成分的六个国家级化探标样中的硒、碲,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基本一致,8次测定的标准偏差(RSD)分别为RSD(Se)=6.6%~9.5%,RSD(Te)=3.6%~8.4%。

    2007年05期 No.123 601-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