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建军;肖文进;高军辉;
工作区处于华北地台北缘与内蒙古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的交汇部位,构造复杂,EW向古基底构造中的深大断裂间形成了金、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带。金矿多分布在太古代或元古代的变质岩系中,多属古老基底隆起区的边部或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内部。含金石英脉型、构造破碎蚀变岩型、岩浆热液脉型是本区的主要类型,经预测该区约有378t金矿资源找矿潜力,划分出两个成矿带和八个成矿区。
2007年06期 No.124 607-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 王照波;刘金民;仲卫国;周登诗;王庆军;刘元本;
鲁西地区发育众多的岩筒构造,在分析其构造、岩石、矿化等特征的基础上,认为鲁西稳定的地台背景更易于形成岩筒构造以及岩筒型矿床,因此在鲁西寻找岩筒型矿床的前景极为良好,尤其应当注意在中生代杂岩体的周边地带寻找隐爆角砾岩筒构造,这是鲁西寻找金、铜及其它多金属矿床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2007年06期 No.124 61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 伍守荣;
范家山汞矿是万山汞矿区南部唯一的大型汞矿床,矿体形态简单,矿石品位高(0.658%),埋藏深(337~706m)。伴生有益组分硒,达到中型矿床规模,硒矿体与汞矿体完全重合。对该矿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进一步寻找深部新的汞、硒矿产资源潜力。
2007年06期 No.124 618-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 陈建民;
藤铁铁(铜)矿床是产于连阳岩体南缘鱼鹿岩株内外接触带上的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矽卡岩铁(铜)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共生铜矿体位于铁矿体之上下盘,伴生组分Cu、Sn、Bi可综合利用。总结了铁(铜)成矿受高硅高碱质富挥发组分岩体、钙镁碳酸盐围岩以及接触带构造和断裂带构造的控制规律,对指导区域铁铜的地质找矿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2007年06期 No.124 626-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赵满寿;任亦萍;赵凯;
在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大山地区地处北山锑矿成矿远景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通过对该区开展区域化探工作,发现了规模较大的以Sb、As为主的综合化探异常,再辅以1:1万的地质、化探综合剖面测量及槽探工程揭露,找到2个锑矿化带(I号、II号矿化带)。对该区找矿潜力进行评价,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2007年06期 No.124 630-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 郭欣;
永善金沙厂是滇东北地区最重要的铅锌矿床之一。铅锌矿主要分布于灯影组、渔户村组、宰格组、摆佐组和茅口组5个层位,通过对该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和进一步找矿勘探工作,探明大型矿床1个,中型矿床1个,小型矿床及矿点或矿化点10多个,指出3个找矿远景区。金沙厂逆断层下盘仍有较大寻找铅锌矿潜力。
2007年06期 No.124 636-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 坚润堂;李峰;徐国端;
锡铁山矿床是我国大型铅锌矿床之一,Zn+Pb金属量超过2000×104t,矿石品位在10%~25%之间。为全面了解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金属元素的来源,笔者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该矿床不同类型矿体中铅、硫、碳、氧、氢、锶等同位素组成特征。铅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矿床中的原始铅主要来源于地壳深部或上地幔,在造山带期受到改造;矿石中方铅矿δ34S为0.19‰~3.89‰,反映出含矿热液具深源流体的特征;87Sr/86Sr集中在0.70875~0.72240之间,表明成矿物质来源应以壳源为主,有部分幔源物质的混入。从而判定锡铁山铅锌矿床成矿物质可能最初来源于晚奥陶世地层,晚泥盆世至晚石炭世(317Ma)受到第一次变质改造;200~279Ma是主要的变质改造成矿期。
2007年06期 No.124 642-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 贡二辰;
熊耳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西带是以银铅矿为主的成矿带,近几年在该带相继找到数个大型银铅矿。文章通过对该成矿带地质特征的描述总结,分析探讨了该成矿带的成矿机制,为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2007年06期 No.124 649-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 史文胜;曹新志;蔡志超;连永牢;
探讨了因民铜矿的金矿化特征及其成因,认为矿化属热液成因,金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空间上受岩性和金箔箐断裂构造的双重控制,成矿经历了多期多阶段,喜马拉雅期是其主成矿期。
2007年06期 No.124 653-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 段湘益;王海元;
安康地区位于南秦岭中段,复杂的地质环境为铌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区内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铌在寒武系和碱性岩中为强富集,含矿岩性为黑色炭质板岩、片理化泥质粉砂质板岩、千枚岩和碱性粗面斑岩;矿化类型有原生矿化岩型和碱性长石岩型两种,均属低品位矿化,但碱性长石岩型矿化规模大,找矿前景乐观。
2007年06期 No.124 657-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 杨银成;沈刚刚;张芬英;蔡岩萍;
祁连绿东陵玉石矿体主要受寒武纪黑刺沟组下岩段岩层控制,其成因类型为硅质岩经中低温热液变质矿床,找矿标志为寒武纪黑刺沟组下岩段灰白色硅质岩。
2007年06期 No.124 662-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朱延浙;吴军;崔子良;严城民;
为做好老挝北部地区的地质矿产调查(援外项目)准备工作,引导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对该地区已有的地质矿产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收集与整理。经研究发现:老挝北部地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现已发现350处矿床(点)、33个矿种,铁、铜、铅、锌、金、蓝宝石、钾盐、煤为优势矿种;据成矿地质条件、已知矿床(点)的空间分布状况,该地区可圈出8个一级成矿预测区。
2007年06期 No.124 665-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林剑;敬荣中;
当电性与速度界面不一致进行联合反演时,存在参与联合反演的数据不同源的问题,如果做界面一致的假设,会降低反演的可靠性,建立电性与速度统一的反演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地球物理勘探各类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以地质模型作为速度和电性联合反演的统一模型,根据地质模型与物性模型、以及地球物理场分布特征的关系,模拟实际地质、地球物理状况,采用基于模式识别的联合反演算法,以直流电测深与地震数据为例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以地质模型作为速度与电性不一致的联合反演统一模型是可行的。
2007年06期 No.124 668-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 吴继承;王金荣;欧建;汪双双;杨淑芬;李已华;
文章测试了白马山—龙山金矿带中龙山、古台山、高家坳一带金矿床的石英包裹体水的δ18D‰、δ18O‰值,龙山、古台山一带金矿床石英δ18D值具有相似变化范围,变化范围为-59‰~-66‰,极差不大(7‰),分析结果认为本区成矿流体与区域液体主要为大气降水。而高家坳一带金矿中石英δD值变化较大为-57.7‰~-87.7‰,极差达30‰,矿液为封存于地层中的原生水与大气降水混合而成。龙山一带金矿床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不大,大部分样品集中在-2.0‰~+2.0‰之间,硫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少量来自于地层。产于中泥盆统半山组中的高家坳一带金矿硫化物δ34S值变化范围大,集中在6.21‰~22.25‰的,反映其硫主要来自沉积岩层的硫化物。这些同位素特征表明,白马山—龙山金矿带经历了多期成矿作用,早期为成矿流体与大气降水混合成矿;晚期为地下热水为主,有变质水及岩浆水混合的混合型成矿溶液。
2007年06期 No.124 673-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 龙永珍;
在湘江长、株、湘潭河段采集悬浮样,利用ICP-MS进行REE分析。结果表明,湘江长株潭断及各河段的河心与两岸水体悬浮物中稀土分布不均匀;稀土分布模式基本相同,均为LREE相对HREE富集,曲线呈明显的右倾状,且与长江、黄河的稀土分布模式相似;Eu、Ce亏损在各河段基本相同,表明湘江悬浮物中的REE主要来源于沉积岩的风化产物,外源性稀土的污染不是很显著。
2007年06期 No.124 679-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李朝奎;陈良;王勇;
以美国爱达荷州为例,根据105个气象站点及其30年年平均降水量数据,采用反距离加权平均法、普通克立金法、规则样条函数法及趋势面法等方法进行插值,分析了不同插值方法中站点数量变化、像元尺度变化对降雨数据空间插值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数据和精度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每一种插值方法在某一标度范围插值的精度及适用范围。研究表明:①插值精度并不与样本点数量成正比例关系;②像元尺度的变化对空间插值精度的影响很小;③不同插值方法对插值结果有很大的影响,规则样条函数具有优秀的插值精度。要得到最理想的插值结果,须对不同研究区,进行实测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反复试验比较,以选择最佳插值方法。
2007年06期 No.124 684-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