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与地质

矿产与地质

  • 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进展及应用展望

    黄贤营;李为;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对未知区域内存在矿产资源可能性的估算,为下一步的矿产资源勘探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已经完成了四轮次的全国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评价的理论、方法、模型和结果的使用正走向成熟。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目前的主要进展表现为,尺度标准化,基本摸清全国成矿带情况;信息精细化,成矿亚带、矿床等更小区域范围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发展势头强劲;模型规范化,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多矿种综合评价方法等公认度得以提高;评价结果为矿产资源规划和地质找矿提供了更为重要的决策参考。同时,文章以中国的锂矿、石墨和金矿为案例,分析不同矿种的地质构造环境、成矿带分布、矿床成因类型等,概述了以往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结果,构建了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程序架构。最后,文章指出了当前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突出的一些问题,并对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在数据归集、理论创新、靶区定向、数据应用方面还可以取得更积极的进步。

    2024年01期 v.38;No.22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 山西方山县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郭靖;冯强;王大龙;杜海洋;孙乐;

    山西省相对缺乏铅锌银矿产,为加大对山西本土铅锌银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文章结合物化探方法对吕梁市方山县黄圈塔铅锌银矿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铅锌银矿体主要受断层破碎带控制,呈脉状产出,通过激电法对矿(化)带进行形态追踪,显示出矿(化)带具有相对较高的视电阻率和极化率异常,异常空间位置与F_1断层位置基本一致,异常体向深部延伸并逐渐转向西南。沿矿带走向上,Pb、Zn、Ag以及其他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组合异常明显,异常长轴约300 m,长轴方向与激电异常基本一致。矿石自然类型为赤铁矿化铅锌矿氧化矿石,矿床成因类型属于热液蚀变破碎带层控型矿床。找矿时应多关注高角度断裂构造破碎带、构造角砾岩、地层内发生的碳酸盐化、褐铁矿化,同时也是地表找矿的直接标志。

    2024年01期 v.38;No.223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5K]
  • 福建银石坪铁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

    单纯希;朱启象;杨锋;康志强;袁永海;郑飞;方贵聪;刘珊珊;

    银石坪矿床是近年来在福建龙岩马坑—大田汤泉铁矿整装勘查区内新发现的具有较大规模的铁矿床,研究程度较低。本文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系统总结了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磁异常、矿体和矿石特征,分析了地层、构造和岩浆岩与铁成矿关系,进而探讨矿床成因。研究表明,银石坪矿床主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石炭系下统林地组,次要矿体往往呈脉状和透镜状;深部矿石为块状结构,地表矿石为蜂窝状、松散土状褐铁矿,并具有与矿化密切相关的硅化、褐铁矿化、磁铁矿化和绢云母化等围岩蚀变,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改造型褐铁矿床。矿区磁异常地段、岩体与林地组接触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该矿床的发现和评价将有助于闽西南大田铁铜多金属成矿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接续和找矿工作的突破。

    2024年01期 v.38;No.223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7K]
  • 河南卢氏地区黑色岩系沉积型褐铁矿及其伴生钼锌组分的工业价值探讨

    刘利宝;王巍巍;王岩;

    沉积型铁矿床以赤铁矿和磁铁矿为主,罕见沉积型褐铁矿床。黑色岩系中富集Mo、Ni、V、PGE实例较多,但黑色岩系中发现有沉积型褐铁矿床的报道少见,更未见沉积型褐铁矿床中有Mo、Zn矿化的报道。河南卢氏地区震旦系东坡组黑色岩系中发育有褐铁矿化,并伴生有钼、锌元素大规模高强度异常,前人认为是“铁帽”,深部有找寻大型硫化物原生矿床的潜力。通过对铁矿床含矿建造的重新厘定和成矿环境的恢复,以及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达到了对成矿过程的精细研究,认为区内铁矿化原始成矿方式为沉积成矿,主要以褐铁矿形式沉积,赤铁矿次之,后期强烈的构造变形使矿体遭受强烈的风化淋滤改造,致使矿床成因信息受到掩盖,是“假铁帽”。钼、锌元素以离子形式被铁质胶体和有机质吸附、携载迁移,在特定部位共同卸载沉淀,无独立的钼、锌矿物产出,没有工业价值。

    2024年01期 v.38;No.223 2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0K]
  • 广西摩天岭地区达亮铀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麻乾坤;庞雅庆;刘明;文成;

    达亮铀矿床产于摩天岭岩体西南缘与四堡群沉积变质岩系之内外接触带0.5~1 km范围内,是华南地区热液型铀矿成矿时代最早的矿床之一。为进一步分析达亮地区铀矿成矿物源及其成矿约束条件,还原成矿过程,明晰勘查找矿标志,文章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针对控矿因素、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达亮铀矿床围岩铀浸出率高,矿体受断裂约束明显,与铀元素活化、迁移、富集密切相关的有Sb、Y、W、Pb、Sr、Nb、Ba等微量元素,矿石微量元素变化规律与围岩具有相似性。铀矿石Y/Ho值为37.33~45.60,高于围岩Y/Ho值24.83~29.68,两者稀土配分模式差异较大。综合分析认为达亮地区铀矿成矿物质并非完全来自围岩地层及摩天岭花岗岩,还有来自成矿期的深源物质参与。

    2024年01期 v.38;No.223 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0K]
  • 甘肃龙首山芨岭铀矿床矿化特征、蚀变矿化机制及控矿构造研究

    王伟;王江波;刘涛;韩栋昱;何佳军;李涛;

    芨岭铀矿床为甘肃省龙首山分布的典型铀矿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指导区内其他地区的找矿勘查工作。本文结合区内多年勘查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资料,系统总结了芨岭矿床的铀矿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分带岩矿石的岩石地球化学以及控矿构造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探讨成矿流体的蚀变矿化机制与构造控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芨岭矿床赋存于受马路沟断裂控制的岩体接触带附近,从岩体到矿体具有从斑状花岗岩-无矿化钠交代岩-异常钠交代岩-矿化钠交代岩-含矿化钠交代岩的分带现象,矿石发育钠长石化-赤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为主的蚀变组合,成矿作用主要经历了两期热液蚀变,即早期的岩浆-热液自交代蚀变矿化与晚期叠加的外循环流体成矿富集蚀变,并分别以钠长石化和赤铁矿化为典型蚀变特征。矿体在空间上受到马路沟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的控制作用,针对马路沟断裂的复杂性,通过大量深部钻孔查证,目前认为马路沟断裂受到古元古界白家咀子组大理岩残留体的影响分为两条大致平行的F_(101)和F_(105)断裂,两条断裂在深部残留体尖灭部位合二为一条陡倾断裂。综合分析认为马路沟断裂的次级断裂为赋矿断裂构造,主、次断裂构造夹持区是铀成矿的最有利部位,也是下一步找矿勘查工作的重点靶区。

    2024年01期 v.38;No.223 4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5K]
  • 广西砂子岭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及H-O-S同位素的制约

    李尚军;韦东广;林剑飞;

    砂子岭银多金属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端,水汶火山盆地西缘,区域性NE向博白—岑溪深大断裂带从其西侧穿过。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赋存在燕山晚期霏细斑岩内,受NW、NE向断裂构造控制。文章在系统总结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硫同位素研究,探讨矿床成因。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富液两相流体包裹体,成矿初—晚阶段流体均一温度、盐度均逐渐降低,主成矿期流体具有中温(246~351℃)、低盐度(3.1%~4.8%)特征。黄铁矿、方铅矿δ~(34)S的值为-1.45‰~2.67‰,指示硫来源于岩浆。H-O同位素研究结果指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混入。综合研究认为砂子岭银多金属矿床属中温热液矿床。

    2024年01期 v.38;No.223 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4K]
  • 思茅盆地页岩气地质条件及资源潜力分析

    杜江;

    根据野外调查及样品测试,从富有机质页岩的地化特征、物性特征及保存条件等分析了思茅盆地页岩气地质条件。研究表明:思茅盆地发育下密地组、羊八寨组、挖鲁八组及和平乡组四套暗色页岩;其中,羊八寨组页岩累计厚度普遍大于100 m, TOC平均为1.06%~2.54%,R_o平均为1.81%~3.47%,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_2—Ⅲ型,脆性矿物含量平均为49.5%,为思茅盆地页岩气有利层段。景谷洼陷南部和普文洼陷受深大断裂、地层抬升剥蚀、岩浆岩和变质岩带影响较小,盖层厚度大,页岩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好。思茅盆地与相邻呵叻盆地具有相似的油气地质条件,具有一定的页岩气资源潜力,值得开展进一步的勘探研究工作。最后,综合考虑页岩分布、有机地化条件和保存条件,预测页岩气有利靶区主要位于勐班—德化及普文—象明一带。

    2024年01期 v.38;No.223 6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0K]
  • 南昌红盆地区地热地质构造条件浅析

    熊钟;

    文章总结梳理了南昌红盆地层、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相关资料,从盖层、基底构造、红盆演化等方面,分析南昌红盆地区地质构造特性、地温场、热储层及地热形成条件,推测南昌红盆区域可能存在地热潜力,为在南昌红盆地区寻找地热靶区提供理论依据。

    2024年01期 v.38;No.223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 河南偃龙地区晚石炭世风化作用与铝土矿成矿过程

    陈永才;张清;陈加伟;

    通过对偃龙地区铝土矿成矿的古地理环境特征、含矿岩系的岩相学特征、岩石矿物特征、成矿元素富集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晚石炭世本溪组铝土矿风化成矿作用的三个阶段脱硅富铝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而探讨了本区晚石炭世风化作用条件下的铝土矿成矿过程。研究结果认为,在风化作用为主的铝土矿成矿过程中,含矿母岩首先生成黏土矿物,然后当岩石中Al_2O_3含量接近35%时,开始生成以三水铝石为主的最初铝土矿,最后铝土矿在盖层覆盖下,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三水铝石转化为一水硬铝石,并最终形成“煤-黏土-铝土-铁质黏土”这种本溪组铝土矿系的典型结构。

    2024年01期 v.38;No.223 7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2K]
  • 基于质量平衡计算对甘肃龙首山红石泉铀矿热液蚀变成矿作用的研究

    刘涛;王伟;何佳军;耿海军;韩栋昱;

    红石泉矿床是甘肃省龙首山地区重要的铀矿床,但以往的研究对红石泉地区热液蚀变研究往往局限于定性分析,为了定量确定其对铀成矿作用的影响,本次研究首次引入质量平衡算法,通过对红石泉地区新鲜伟晶状花岗岩与蚀变伟晶状花岗岩的对比分析,在本地区热液蚀变对铀矿床的形成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红石泉矿床铀成矿经历了至少二次成矿作用,其中部分矿段热液蚀变迁入的U元素达到原生的36倍以上,说明热液蚀变对铀成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从机理上阐述了热液蚀变产生的赤铁矿化等蚀变可以作为找矿指示标志的原因。

    2024年01期 v.38;No.223 8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岩石矿物研究

  • 广西越城岭地区香炉山铷矿矿石特征及铷的赋存状态研究

    李莉;夏瑜;周奇明;同锐灵;周丽君;陈永琳;冯吉福;

    铷(Rb)是稀有金属,其资源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一直是国内外重点关注对象。本文以广西越城岭地区香炉山铷矿床为研究对象,利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鉴定、TIMA以及LA-ICP-MS等微区分析手段查明了矿床中不同类型矿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矿石的物质组成特征及其中铷的赋存状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香炉山矿石中含铷矿物为白云母、钾长石和斜长石,其中Rb含量由高到低为白云母>钾长石>斜长石,钾长石是Rb的主要载体矿物,Rb在钾长石中不均匀分布;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二长岩的钾长石中Rb占比均大于80%,表明香炉山铷矿床属于长石型铷资源。

    2024年01期 v.38;No.223 9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8K]
  • 江西全南县青龙山萤石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杨洲畬;叶发;

    本文旨在对江西省全南县青龙山萤石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探讨,通过对青龙山萤石矿区矿石和围岩样品进行稀土元素分析,青龙山萤石矿矿石的∑REE平均含量为88.186×10~(-6),δEu为0.23~0.61,δCe为0.78~0.91;围岩的∑REE平均含量为184.52×10~(-6),δEu为0.31~0.69,δCe为0.85~1,萤石矿石和围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相似性和同步性,呈轻稀土相对富集的右倾型,Eu中等亏损,Ce弱亏损。矿石与围岩的稀土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萤石矿床至少存在两个成矿期次,为岩浆热液成矿,成矿环境为稳定的较还原条件,成矿流体温度在200℃左右。

    2024年01期 v.38;No.223 10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3K]
  • 岩矿鉴定和电子探针在矿物药金礞石鉴定及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修迪;田颖;徐翠;何丽;井晶晶;

    采用薄片鉴定和电子探针测试对来自个6个不同地区的金礞石进行鉴别和质量评价。首先通过薄片鉴定初步确定金礞石样品的主要成分及伴生矿物,进一步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金礞石的主要成分、伴生矿物进行半定量分析,再利用电子探针波谱定量分析研究金礞石中Hg、Pb、S、Ge等元素的赋存状态,在这些技术综合鉴定的基础上,对各地的金礞石进行质量评价。研究表明,岩矿鉴定及电子探针技术的结合用于鉴定金礞石矿物药是一种极为有效、可行的办法,具有原位、无损的优点。

    2024年01期 v.38;No.223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3K]

物探与化探

  • 坦桑尼亚恩泽加地区覆盖区选区评价及综合找矿方法研究

    司建涛;白德胜;祁东;孙进;张明礼;梁永安;邵江波;姚明高;

    恩泽加(Nzega)绿岩带为坦桑尼亚环维多利亚湖八大绿岩带之一,为坦桑尼亚重要的产金区域之一。由于其地表覆盖程度较高,地质调查和勘查工作程度较低,虽然针对隐伏型金矿床尚具备一定的找矿潜力,但同时也面临选区评价和找矿困难的问题。研究表明:在选区评价中,针对太古界尼安萨群条带状铁建造的区域航磁异常解译和研究区地球化学金异常分析是最主要的;而在采用地物化综合找矿方法开展勘查工作中,磁法和激电法结合对于寻找覆盖区下的含铁建造内部或接触带附近或剪切带内的金矿床效果较好。该地区首次使用了取样钻施工采样,对覆盖层下发育的含金矿化蚀变带进行了地质工程揭露,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成果,先后发现了伊博罗格罗(Iborogo)、卢素(Lusu)和乔马(Choma)等多个金矿床(点)。

    2024年01期 v.38;No.223 119-12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6K]
  • 四川道孚容须卡稀有金属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杨元良;王章翔;郭建强;宋祥峰;张人栖;王喻;

    通过对四川省道孚县容须卡稀有金属矿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采集土壤样品8861件,分析16种元素含量,进行地球化学参数统计、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研究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组合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结果显示矿区内稀有金属元素富集规律明显,出现Li-Be-Cs-Sn和Nb-Ta两组异常,异常叠合较好。Li-Be-Cs-Sn异常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北东部及西部,Nb-Ta异常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及北东部,与矿区内伟晶岩脉集中分布范围吻合。结合矿区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特征,圈定出5个稀有金属矿找矿靶区,经地质填图、槽探及钻探工程验证,新发现了42条具有锂、铍、铌、钽、铷矿化的伟晶岩脉,圈定出12条锂矿体,表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四川道孚容须卡稀有金属矿勘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2024年01期 v.38;No.223 126-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3K]
  • 黑龙江椭坡垴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前景

    李冰;王晓鹏;苏仁奎;

    椭坡垴地区为大兴安岭森林植被浅覆盖区,是实施水系沉积物测量找矿的有利区域,针对该区热液成矿作用的特点,对该区开展了Au、Ag、Cu、Pb、Zn、As、Sb、Bi、W、Mo、Sn、Hg等12种元素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通过对4个地质子区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的对比与分析,查明了区域元素富集贫化规律,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特征值大于1的塔木兰沟组火山岩(J_3t)子区和侵入岩(ηγ∈_3-O_1和γπ∈_3-O_1)子区的因子主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子区中宝14Hs-30异常由金铅锌矿化引起,在该子区发现金铅锌矿点一处;侵入岩子区中宝14Hs-4异常由锡矿化引起。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区内金矿和铅锌矿的找矿标志,并在该区域内圈定锡成矿远景区1处。

    2024年01期 v.38;No.223 135-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9K]
  • CSAMT在巴音戈壁盆地铀储层识别中的应用

    王亚飞;张伟;焦智伟;邱崇涛;

    在电磁法数值模拟中,正演模拟是认识各种地电条件下的大地电磁响应特征的良好途径,模型正演得到的结论,对于资料处理、反演、解释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在巴音戈壁盆地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CSAMT),结合巴音戈壁盆地已知钻孔资料,建立了初始地电模型,进行模型正演计算得出正演数据,通过对正演数据进行反演计算,确定合理的反演模型和反演参数,提高资料反演的准确性,最后根据对实测数据的反演计算、资料解释、综合分析结果,推断研究区铀储层巴音戈壁组的空间展布特征,解释结果得到钻孔资料的验证,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2024年01期 v.38;No.223 144-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3K]
  • 层状介质背景下地-井方位激电异常分析与解释

    袁紫豪;吕玉增;韦柳椰;

    为了更好地探究层状介质背景下井旁隐伏矿体的地-井方位激电异常特征,首先研究了地-井三维激电的有限元正演模拟算法,并编制了程序;然后构建三维地电模型并进行正演模拟,讨论层状介质背景下地-井方位激电异常,并分析其异常特征规律;最后通过比值法归一化压制层状介质背景,突出局部异常。理论和算例表明,比值法归一化处理是地-井方位激电观测中消除层状介质背景异常影响的有效方法。

    2024年01期 v.38;No.223 154-159+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水文工程环境

  • 水资源水文地质图数据采集及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河南省为例

    康春景;高轩;邵鹏远;

    以多角度评价地下水资源当前现状为目的,对水资源水文地质图数据采集及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进行研究。该方法使用GIS系统结合无人机搭载相机方式获取水资源水文地质图像,经过大气辐射误差校正、图像去噪和图数据融合处理后,获取水资源水文地质图数据,构建地下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叠加分析方法构建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以各评价指标为模型输入,输出地下水资源评价等级。最后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绘制高精度水资源水文地质图,可从多个方面对水资源使用功能进行评价,效果较好,能够为水资源合理规划利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法。

    2024年01期 v.38;No.223 160-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 广西废弃矿区土壤中Cd、Pb、As污染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黄春霞;黄立幸;

    文中对广西某废弃稀土矿区9个采样点0~20 cm(表层)和20~60 cm(深层)以及2个土壤剖面共38个土壤样品进行取样分析,采用地积累指数评价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估模型评价了Cd、Pb、As三项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并应用相关性分析了重金属来源。结果显示:(1)表层和深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Pb存在明显的重金属超标现象,尤其是Cd含量超标情况严重,在表层和深层土壤中,Cd的超标率均达到了100%,Pb的超标率分别达到了33.3%和22.2%,As含量正常处于未污染状态。(2)表层和深层土壤3种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分析显示,Cd和Pb的相关性不明显,As元素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3)污染评价显示,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中Cd处于偏中度污染水平,Pb处于轻度污染水平,深层土壤中Cd、Pb均处于偏中度污染水平,表层和深层土壤中As元素均显示无污染。(4)As元素在矿区和非矿区0~100 cm剖面I_(geo)值均小于-1属于无污染等级。非矿区剖面土壤重金属Cd、Pb的污染程度整体上小于矿区Cd、Pb污染。在矿区范围内,Cd、Pb含量均表现出随着土壤深度增大先升高后降低,且在深度为40 cm处达到最高值,非矿区无明显变化规律。

    2024年01期 v.38;No.223 168-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方法与技术

  • 辽西新太古代片麻岩金矿中金与伴生元素的多重分形模型剖析

    石娴;李猛猛;李壮;

    新太古代片麻岩在辽西地区分布面积广阔,其中发育的金矿矿产资源丰富。为了研究辽西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金矿中共伴生元素对于Au元素成矿的重要性,本文以辽西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中典型金矿床及矿化点矿体的组合分析数据为样本,运用多重分形理论进行Ag、Cu、Pb、Zn、S元素质量分数与金元素质量分数的相关性分析,进而建立了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金与共伴生元素多重分形模型。根据多重分形的拟合分析结果显示,Au、Cu、Pb、Zn和S元素的拟合曲线分布状态均呈明显的下凸型,其均匀程度介于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之间,广义分维值均大于1.3,说明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银元素的拟合曲线分布状态明显不同于其它元素,说明银元素的富集不受或受到其它元素的影响很小。结合元素亲和性特征,以硫元素为核心,分析了Au、Ag、Cu、Pb、Zn的亲硫性,并将新太古代片麻岩金矿中金的演化过程划分成四个阶段,分别为(1)黄铁矿富集阶段,(2)自然金伴生阶段,(3)交代充填阶段,(4)变质氧化阶段。根据多重分形模型的拟合分析结果,并结合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表明:新太古代片麻岩金矿中共伴生元素组合对于金元素成矿极为重要,它为后期找矿的方向及隐伏矿床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指示。

    2024年01期 v.38;No.223 174-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 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线性构造解译方法——以云县官房铜矿区为例

    王宇翔;常河;王玉祥;

    文章研究了深度学习方法在地质构造解译中的应用,探究了相比传统的线性构造方法更为高效且无需先验知识的方法。以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FCN)的图像像素注释方法实现了遥感数据对于线性构造解译半自动解译。选择云南省云县官房铜矿矿区作为实验区域,绘制的图件表明该解译方法能够满足普通地质研究的基本需求,同时也能作为人工线性构造解译工作的初步参考,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而与其他传统自动解译方法对比,可以发现在解译精度、效率和可重复使用性上都存在一定的优势。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地质构造解译的自动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遥感解译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2024年01期 v.38;No.223 184-194+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1K]
  • 基于虚拟样本生成的致密砂岩储层参数预测

    韩旭东;张广智;刘飞;郭彦民;刘太伟;杜磊;朱孔斌;徐帅;

    由于孔渗统计回归和测井解释方法在致密砂岩储层参数预测中表现不佳,人工智能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致密砂岩储层参数预测中。然而,可用的岩心数据很难满足人工智能大量学习样本的要求。因此,提出了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虚拟样本生成方法,以解决缺乏训练样本的问题。该算法的通过拟合原始样本的分布来生成虚拟样本,填充了小样本数据之间的信息缺失。通过标准函数测试,该方法能有效生成训练数据,实际工区孔隙度和渗透率预测对比试验表明,经过虚拟样本扩充数据集后,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分别提高了9.7%和18.6%,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小样本条件下的模型预测精度。

    2024年01期 v.38;No.223 195-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7K]

找矿新发现

  • 云南个旧首次发现花岗岩型锂铷矿床

    肖述刚;常国虎;王宗元;张忠明;张俊学;杨文坚;汤俊;余莉;孙聪伍;徐恒;

    <正>2022年底,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0八队在个旧西区阳山片区开展历史遗留废渣堆放点综合调查评价项目时,在施工钻孔底部揭露到一层呈岩枝状产出,厚4.67~32.61 m(未揭穿)的半—全风化淡色花岗岩体。该岩体位于神仙水岩体东南缘(图1),东侧紧邻区域性断裂——个旧断裂,受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影响,其长轴方向与区内构造行迹总体一致,长约500 m, 宽40~150 m, 出露面积约0.02 km~2(图2)。经过综合分析,

    2024年01期 v.38;No.223 205-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 欢迎订阅2024年《矿产与地质》(双月刊)

    <正>《矿产与地质》创刊于1981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地质类学术刊物。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4年01期 v.38;No.223 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