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与地质

矿产与地质

  • 湖南水口山矿田金矿控矿因素、成矿演化及成矿预测

    陈平波;桂祁零;陈海龙;莫平衡;

    水口山矿田是一大型金多金属矿田,其金资源储量达90 t。通过系统总结各金矿床地质特征,初步厘定金矿化期次,进而分析控矿因素,对成矿演化进行探讨,建立成矿模型,进行成矿预测。研究表明,区内金矿化与地层、倒转褶皱、断裂、花岗岩体关系密切。其中地层控矿主要表现为成矿层位赋存于当冲组、栖霞组层间破碎带或与岩体接触带中;构造控矿主要表现为背斜虚脱空间、层间破碎带、断裂带等是矿化富集的有利部位;岩浆岩控矿表现除岩体接触带控矿外,还有不同成因类型金矿围绕岩体呈分带现象,围绕岩体由地表到深部表现为氧化淋滤型独立型金矿—接触破碎独立型金矿—浅成低温热液独立型金矿—远距离热液充填交代伴生型金矿—接触交代伴生型金矿。金矿石沉淀与来自岩浆热液的成矿流体及大气降水引发的水岩反应、混合作用、沸腾作用有关,是成矿的主要3种机制。

    2024年02期 v.38;No.224 207-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8K]
  • 湘中稻草湾锑矿区矿体空间分布规律及深边部找矿预测

    赵志坚;雷洁;徐昊;曾昆仑;

    稻草湾锑矿区位于湘中锡矿山锑矿田的北部,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隐伏锑矿床,通过钻孔和坑探工程控制,锑矿资源规模已达到中型,是近年老矿山边部找矿的重要突破。通过对该矿床矿体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控矿条件进行分析预测找矿靶区。经研究表明,锡矿山矿田各矿床的矿体自特定的层位产出,具有方向性、成群性、等距性等特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于上泥盆统佘田桥组(D_3s~2)硅化灰岩和层间破碎带中;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稻草湾背斜为矿体富集提供虚脱空间;矿体的成矿有利岩性组合为佘田桥组(D_3s~2)灰岩+佘田桥组(D_3s~3)钙质页岩(总屏蔽层)。

    2024年02期 v.38;No.224 219-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4K]
  • 豫西渑池县水泉洼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谢小芳;马玉见;卢仁;梁涛;曹纪虎;

    水泉洼铝土矿位于河南省主要富铝(黏)土矿成矿带西矿带,是探明的中型铝土矿床。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分析后认为,铝土矿的成矿作用主要受古地理、古沉积环境、马家沟组顶部古风化壳构成的盆地基底形态及断裂构造的控制,本溪组为赋矿地层。其成矿规律主要表现为:矿床分布在古陆边缘的盆地边缘,并受沉积相控制;成矿盆地以古风化壳为盆地基底,盆地基底负地形规模越大,所形成的铝土矿矿体规模越大;且矿体在盆地边缘的次级凹陷中富集,这些次级凹陷是古风化壳的负地形。在岩溶、岩坑较发育的盆地边缘和古地势相对较高地区是寻找富铝(黏)土矿的有利地段。

    2024年02期 v.38;No.224 23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0K]
  • 豫西宜阳地区煤下铝土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任丰艳;胡伟;

    宜阳煤下铝土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其南紧接崤山—鲁山拱斜断束、北紧接为洛阳新坳陷。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因素分析后认为,该矿床的铝土矿赋存于上石炭统本溪组(二叠系煤系之下);其厚大矿体位于盆地基底的次级凹陷中,矿体的厚度、品位与含矿岩系的厚度呈正相关;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古陆,古陆盆地边缘存在的低山丘陵地貌有利于铝硅分离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和铝土矿的形成;含铝岩层及地层、岩相古地理特征、共生矿物标志可作为本区的找矿标志。

    2024年02期 v.38;No.224 239-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6K]
  • 广西贺州杉木冲建筑用花岗岩矿地质特征

    吴继炜;张紫峰;刘红舟;李善民;

    广西贺州杉木冲建筑用花岗岩矿赋存于加里东期大宁岩体内,主要岩性为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中粒斑状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通过对花岗岩矿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及加工性能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该花岗岩矿的物理性能满足低等级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的工业指标要求,矿石加工工艺流程简单,加工技术性能良好,但矿石质量不稳定,应加强产品质量检测。

    2024年02期 v.38;No.224 249-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5K]
  • 桂西南碳硅泥岩型铀矿赋矿地层沉积特征

    李晓友;江芝莹;叶武;

    桂西南地区是我国华南重要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产出区,区内产铀地层沉积建造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对该区勘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剖面对比分析该区产铀地层特征并阐明桂西南地区不同地段铀成矿主含矿层的沉积环境,进而总结地层沉积建造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表明,该区铀矿化层位具有多层性,但不同地段铀成矿对层位有一定的专属性,且在空间展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地段铀矿成矿主含矿层的沉积环境有滨海局限台地相、浅海陆棚碎屑岩相、浅海浅水台地相、浅海较深水台盆相沉积;且不同沉积环境下地层沉积建造对铀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2024年02期 v.38;No.224 257-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7K]
  • 安徽宿松县柳坪磷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杨敬明;胥飞;沈欢喜;

    柳坪磷矿是宿松地区典型磷矿床之一,其矿床资源储量规模达中型,其磷矿赋存于宿松岩群的柳坪岩组中,分为上下四层。该磷矿为“海州式”沉积变质型矿床,受岩层和次级褶皱的控矿条件制约,具有地层、岩性组合、磷锰共生、地球化学异常等找矿标志。矿区部分地段深部延伸稳定且未完全控制,显示深部仍然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2024年02期 v.38;No.224 264-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7K]

岩石矿物研究

  • 黑龙江呼玛地区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成学光;张坤;史冬岩;尹文会;张晨;

    本文通过岩石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手段,对位于兴安地块东北部的黑龙江呼玛地区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进行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的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间集中在(176.3±0.8)Ma~(177.7±1.1)Ma,具有高硅、中低钾、中等镁铁及贫钙特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和高场强元素,Eu负异常不明显(0.70~1.50);随SiO_2含量的增加P_2O_5含量递减,有相对高的Sr/Y(9.67~148.07)和La_N/Yb_N(7.66~54.12)比值,低的Mg#(23.07~39.37)Cr(6.00~11.60)×10~(-6)和Ni(4.69~9.39)×10~(-6)值,具有I型花岗岩特征。其Nb/Ta比值略高于大陆地壳均值,Th含量介于地壳与地幔丰度值区间,表明有幔源成分的加入。通过构造背景判图显示,大部分样品落入火山弧环境中,结合区域上相近年代侵入岩的分布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规律,推测岩浆形成于与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有关的大陆边缘弧环境。

    2024年02期 v.38;No.224 271-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5K]
  • 桂林龙胜红色系“贵妃料”鸡血玉的矿物学特征及其颜色成因

    张游洋;廖宝丽;陈怡州;戴治高;杜书恒;

    桂林“龙胜鸡血玉”为一种新兴的石英质玉石,商业上称玉化程度好的品种为“贵妃料”鸡血玉。本文以不同红色系(呈现不同色调的粉色、粉紫、红色)“贵妃料”鸡血玉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宝石学仪器、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及紫外-可见光谱现代测试技术,对其矿物学特征及其颜色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妃料”鸡血玉主要由粒度大约为60μm石英颗粒组成,占总含量约86%以上。放大观察下粉色和红色“贵妃料”含有可致色的赤铁矿、针铁矿以及无定形水合氧化铁。粉色“贵妃料”中赤铁矿仅以粉尘状形式存在,其含量小于0.5%;红色“贵妃料”样品中赤铁矿以粉尘状、鳞片状、浸染状形式存在,含量约为0.5%~1%,随含量的增加鸡血玉的颜色越红。此外,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的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粉色“贵妃料”还受到Mn离子的影响,碳酸盐为Mn离子主要赋存矿物;粉紫色鸡血玉中几乎不含致色矿物,推测与杂质元素Fe~(3+)引起的空穴色心[FeO_4]~(4-)有关。

    2024年02期 v.38;No.224 284-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6K]
  • 甘肃大店沟金矿床蚀变矿物特征与金矿化的关系

    曹雪峰;韩彪;缪广;张少远;崔艳飞;井新奎;何键浩;

    大店沟金矿床位于西秦岭成矿带上,其矿体类型为石英脉型和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通过对该区岩石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测试,确定大店沟金矿床围岩蚀变类型、蚀变矿物含量及特征,并讨论围岩蚀变与金矿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矿床的主要蚀变类型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硅化及碳酸盐化。白云母、锂云母、伊利石、绿泥石等矿物与金矿化呈正相关性,蚀变矿物含量与区内揭露矿体空间位置及规模相对应,后期可作为较好的找矿标志性信息。

    2024年02期 v.38;No.224 295-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4K]

物探与化探

  • 老挝川圹省约俄锡铜多金属矿靶区筛查及潜力分析

    刘耀辉;史琪;赵延朋;魏翔宇;黄理善;康铁锁;罗达;

    老挝川圹省约俄铜锡多金属矿位于东南亚重要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的老挝川圹—越南长山区域构造带西部。该矿床被较厚的植被和第四系覆盖,研究程度低。通过分析矿区资料,开展1?2.5万沟系次生晕测量,进行靶区筛查,并对找矿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构造热液蚀变型锡多金属矿床是该矿区寻找2种不同矿床类型的找矿前景。该区成矿与岩浆岩关系紧密,NE向断裂是本区重要的控矿、容矿构造。该区的浅部找矿应围绕NE向断裂开展,深部可能是围岩与岩体接触蚀变地段,是主要找矿方向。通过开展1?2.5万沟系次生晕测量,优选出4个找矿靶区及10个找矿远景区,结合异常及工程验证,发现1处中型锡多金属矿床和1处小而富矽卡岩型铜矿体。

    2024年02期 v.38;No.224 301-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4K]
  • 闽西龙江亭铜矿地质特征及物化探异常找矿标志

    阙晓倩;

    龙江亭铜矿是闽西武平地区重要的铜矿之一,在其深部及外围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通过对龙江亭铜矿的地质特征和物化探异常特征的分析并总结找矿标志。研究结果为,该矿床的找矿标志有: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蚀变组合、视频散率的偏高场及异常场、Cu-Au-Ag-Pb-Zn-Sn-Bi-As-Ba元素晕。该矿床为浅成中低温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矿床。

    2024年02期 v.38;No.224 31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7K]
  •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及地质雷达法在地下防空洞探测的应用研究

    何学会;马永政;范斌强;

    由于早期人防工程相关资料的缺失,形成若干盲区。本文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及地质雷达法对浙江宁波地区的地下防空洞盲区进行定位探测,分析其满水和抽水后状态下进行无损检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结合两种方法的应用可基本实现对防空洞埋深定位探测,抽干水后状态下的反射信号更为清晰。在现场勘测应用时,应减少环境干扰,优选测试分析参数并验证结果。

    2024年02期 v.38;No.224 321-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3K]
  • 微动谱比法辅以钻探校对在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堆存区中的应用研究

    叶毓栋;杨富强;莫亚军;卢胜辉;区小毅;

    矿区固体废物堆存区有大量废物矿渣堆存,存在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和溃坝危险源可能性较大。为避免危险,本文采用微动谱比法选取广西3个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堆存区开展物探勘测工作,并结合少量钻探进行反演参数校对,得到不同面波波速区域、不同面波波速的微动谱比法反演参数最佳选择。结果表明,该区的低面波波速区,横波表层速度优选较小值(通常小于200 m/s);中等面波波速区,横波表层速度选择偏中等值(250 m/s左右);高面波波速区,横波表层速度优选较高值(通常为300 m/s以上),主要针对覆盖层较薄,占比小,基岩较完整区域。

    2024年02期 v.38;No.224 329-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3K]

工程环境

  • 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广西全过程工程勘察研究

    张小礼;周辉;周普红;覃若权;李汞;

    《“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及《广西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程勘察、设计全过程,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结合广西地方标准及政策,通过勘察前、勘察中、勘察后3个阶段探讨广西全过程的绿色低碳勘察的工作思路。

    2024年02期 v.38;No.224 339-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 桂西北某卡林型金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何娜;林达红;张静;唐茜;董丽娟;

    为摸清桂北某卡林型金矿区地下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特征,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对矿区的地下水进行取样监测,并采用标准指数法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中的地下水受到重金属污染,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砷、铅、锑,污染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砷、铅、锑;地下水的pH值、铜、锌、镉、铬(六价)、汞的含量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的要求;污染范围主要在矿区内,没有对外环境地下水造成污染。

    2024年02期 v.38;No.224 344-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方法与技术

  • 钻探施工中孕镶金刚石钻头的适应性选择

    何蕙岚;王久全;黄伟艇;王超;丁向忠;罗巍;高科;赵研;闻育民;

    孕镶金刚石钻头是进行地质岩心钻探必不可少的利器之一。本文总结全球3大知名公司金刚石钻头的特性及其与不同地层的对应选择关系,认为他们在钻头对地层的适应性及钻头分类方式方面较国内有一定的优势。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内目前存在的钻头胎体分类繁杂、选择困难、对地层的适应性较差的问题,本研究从钻头胎体类型、地层岩性和施工案例等3个方面,提出钻井施工中切实有效的钻头与地层对应选择方案,并研发出4种胎体配方能够满足从软岩层、中硬岩层—硬岩层、极硬岩层钻进需求,采用“字母+数字方式”对衍生的K系列、S系列钻头胎体进行标注,并在工程实践中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2024年02期 v.38;No.224 352-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7K]
  • 韧性剪切带中两种线理的地质意义

    蒙丽妙;郭尚宇;李立基;

    韧性剪切带中丰富的变形现象记录剪切变形过程的重要信息,线理是韧性剪切带中常见且重要的观测要素,能够为剪切带的形成及演化提供关键的线索。通过野外工作实测观察,总结2种典型线理(皱纹线理和交面线理)的特征、形成原因及其观测方法,预测韧性剪切带的剪切运动方向。研究表明,为避免由于皱纹线理易与擦痕混淆误判剪切运动方向,应对C面理和垂直于C面理的多个截面进行综合判断。

    2024年02期 v.38;No.224 365-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9K]

  • 欢迎订阅2024年《矿产与地质》(双月刊)

    <正>《矿产与地质》创刊于1981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地质类学术刊物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 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重庆维普资讯网、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多次获得有色金属行业优秀期刊和广西优秀科技期刊奖。

    2024年02期 v.38;No.224 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 下载本期数据